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时期主要发生于1~7岁的小儿,尤其是5岁以下,4~7月或夏秋季为发病的高峰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提到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很多宝爸宝妈瞬间“脸盲”,因为这两家伙实在是太像了,撞脸指数高达99.99%。
关于手足口病
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病毒性传染病。以手足臀口处斑丘疹、疱疹为主要特点,多伴有发热。
2.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患者、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病毒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向外界传播。
3.主要症状:
得了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发热伴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溃疡,口腔内的疱疹破溃时患儿往往疼痛难忍,不能吃东西。发病后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见的一种病毒性咽炎,常继发于急性鼻炎、肺炎、流行性感冒、疟疾、流行性脑膜炎,亦可单独发生,除咽部外,口腔黏膜亦可发生疱疹。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进展: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达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1.如何区别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
两者都是由肠道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相关性,而且二者病毒间有许多重叠,导致症状与传播非常相似,如果不是专业医疗人员,非常容易误诊误断。
从病症上来说,疱疹性咽颊炎来势猛烈,高热抽搐的临床表现往往让家长先乱阵脚,但实质上来说疱疹性咽颊炎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与后遗症,但手足口病不然。
2.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疱疹性咽炎?
疱疹性咽炎发作时主要有以下几个症状:
?口腔、喉咙、舌下等部位起1~2mm的疱疹溃疡。?突然高热,可出现惊厥。体温一般在37.7~40℃。?咽痛。?发病时常有呕。
3.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手足口病?
家长可以对照以下症状:
?发高烧,体温多在38℃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
?出现丘疹或疱疹,多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口腔溃疡疼痛,拒绝进食。
4.如果宝宝不幸“中招”,如何护理?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期识别危重信号,及时就诊,合理治疗,一般都可顺利康复。
注意隔离
(1)及时隔离。
患病宝宝要及时就医,避免外出,隔离2周。不与患病儿童玩耍和密切接触,二胎家庭,如一个孩子发病,要注意及时隔离观察。
(2)多通风,勤晒衣被。
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家长也需警惕。
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为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观察病情
(1)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新的症状。
应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一旦出现危重信号,需及时就诊或复诊。
(2)注意观察呼吸。
主要观察患儿有没有呼吸困难和/或呼吸频率加快的情况,如果有持续或频繁出现呼吸困难和/或呼吸频率加快,那么肺炎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需要及时就诊或复诊了。
(3)定期监测体温。
一般每4小时可以测一次体温,并要注意有无寒战、惊跳、烦躁不安、胡言乱语等情况,进行退热处理后1小时应重测体温。
注意护理
(1)宜清淡、可口、易消化饮食为主。
(2)在发病的一周内,休息很重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次餐后宜用温凉开水漱口。
(3)注意勤洗手,建议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
注意消毒
(1)紫外线照射。
(2)阳光暴晒消毒。
(3)家长自身也需消毒。
5.如何预防手足口疱疹性咽颊炎?
因手足口疱疹性咽颊炎都是通过粪-口-呼吸道传染,且都是因肠道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传染病,所以预防方法也相似。
接种疫苗
Tips:打了EV71疫苗就不会得手足口病了吧?
答案是......不一定!
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由EV71病毒引起的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别是减少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但是,该疫苗不能预防其他型病毒如CA16等引起的手足口病。因此,家长不能因为接种过疫苗就高枕无忧,日常预防保健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仍然非常重要。
加强防御
需要注意的是,成人是手足口病病毒的隐性感染者,但成人在和宝宝的密切接触中却可能把病毒传染给宝宝,因此成人在接触宝宝前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洗干净手之后再去抱宝宝。
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
卫生部有一个五句真经一定要落实:
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
勤通风、晒太阳。
最后提醒:凡出现发热、感冒或呼吸道症状,或发现手足口疱疹皮疹病儿,医院就诊。
6.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掌握正确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就不用担心它会危害孩子们的健康。及时应对、不信谣言,才能给宝宝最好的保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