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
今天专家会给大家介绍一种特殊的运动方法,这种运动方法历史悠久,堪称是古人的“养生保健体操”,这种运动方式就是导引术。究竟什么是导引术?导引术和一般的运动方式有什么不同呢?
导引术是上古时期的一种“健身术”,也是我国原创的医疗保健操。
《黄帝内经》中记载了六种当时的养生方式:砭石、九针、毒药、艾灸、导引、按跷。导引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而在现代中医诊疗中,医生也会把这种导引术推荐给患者:
一位50多岁的女性,一生气就胸闷,堵得慌不想吃饭,两胁胀痛,专家教给她一套健心养心的导引术,让她在服药的同时做,一天练两遍,每次20分钟,一个月后这位患者胸闷、胃口、睡眠的症状都明显改善了。
今天专家给大家带来适宜初学者练习的导引术,有无运动基础都可以练。
正气决定人体五个力:防御能力、抗邪能力、调节能力、适应能力、修复能力。
很多人以为扶阳就能补充正气,这个观点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气、血、阴、阳的亏虚,都会导致正气不足,所以要先辨证再补虚。
气虚:脸色苍白、舌质淡,兼有乏力、倦怠、气短。
血虚:脸色萎黄、舌质淡、瘦薄,兼有失眠多梦、爪甲苍白、心慌心悸。
阴虚:颧骨红、舌红少苔,兼有手脚心热、潮热盗汗(下午3~5点加重)、容易着急。
阳虚:脸色晄白、舌淡胖大,兼有手脚冰凉、吃凉腹泻。
专家分享了一种对阴阳气血的不足,都有补益作用的导引术。
补虚导引术
由唐末宋初陈抟老祖编创
陈抟老祖号陈希夷,在历史上被称为儒师道祖,是有名的养生家,史书记载他活了岁!快来跟着学一学吧~
左脚跨步略宽于肩,两臂侧起向前环抱捧于腹前,吸气向上,呼气落肘夹肋;吸气展肩,呼气推掌屈膝,头向左转,两腿弯曲;头转正手伸平还原。
四大要领:动作幅度要大、要慢、要停、要观。
每天做6~10次,每次5分钟左右。
好处补气
吸气时可以将元气聚于胸中,呼气时可以将得到滋养的气下沉到腹部,通过呼吸来养气。
养阴
手往前推的过程中,激发了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肺经),可以养阴。
养血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养气也是在增加血液运行,用补气来养血。
正气不足除了是自身虚导致,还可能是邪气太盛堵在体内,造成正气相对不足。因此,想要正气充足还需要祛邪扶正。
祛邪导引术
源自五禽拳
两手侧起,左脚打开击掌,屈膝两手握拳收于腰间,冲拳发“哈”的声音,格挡,冲拳踢腿。
这套动作最关键的是需要配合发“哈”的音,起到发泄的作用,帮我们把体内的浊气吐出来。
心主血脉主藏神,肝主疏泄主藏魂,七情交织多伤心肝,而心和肝有负责调控正气。因此,如果心肝的调神功能不正常,也会导致正气不足。
专家带来了一套身心同调的导引术,可以调身、调息、调心。
以调心为主的导引术
——健心健康操
十指交叉紧握放于胸前,将十指用力向外打开,左脚向前迈半步,手向上托,拥抱大自然,整个身体犹如绽放的花朵一般,收回。
两臂侧起,用手比个心形,放在胸前,两手还原下落。
护脾胃代茶饮
国医大师李佃贵李老强调,疫情期更要重视养护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越好,人体正气越足,气血越充盈,预防疾病的作用越大。
藿香12g、佩兰12g、川朴9g、枳实12g、香附12g、柴胡12g、内金12g
疏肝理气、化浊解毒、健脾和胃,对脾胃有保护和治疗的作用。
(健康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