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部署开展春季学期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学校要严格落实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制度,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视力筛查。坚持眼保健操。每节课间必须让学生出教室活动远眺。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
全文如下: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年春季学期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
教体艺厅函〔〕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推动各地和学校全面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进一步营造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氛围,现就开展年春季学期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给他们一个光明的未来。
二、活动时间
年3月。
三、活动内容
(一)提高爱眼护眼意识。各地和学校要坚持常抓不懈,宣传眼健康的重要性和近视的严重危害性。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高中小学生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课堂、校园电视和广播、宣传栏、班会、班团队日等渠道和形式,开展科学用眼护眼健康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养成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常做眼保健操等健康用眼习惯。
(二)加强近视监测干预。各地和学校要坚持预防为主,宣传近视监测、筛查和干预的重要性,做到对近视的早预防、早发现。学校要严格落实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制度,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视力筛查。引导视力异常的中小学生和幼儿尽快在家长陪护下到医疗卫生机构检查和矫正,对近视进展过快的中小学生进行有效干预,预防发生高度近视。
(三)改进学校日常管理。各地要督促学校全面自查,改善视觉环境,不达标的要整改。坚持眼保健操制度。每节课间必须让学生出教室活动、远眺。
(四)切实加强手机管理。各地和学校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宣传中小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家长要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引导孩子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同时做好作业、睡眠、读物、体质等管理,引导中小学生注重保护视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五)有效带动家长参与。各地和学校要坚持家校协同,通过家长信、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课堂、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