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接待家长们近视咨询的过程中,平时大家都会提到一个难以理解尤其让近视患儿家长崩溃的现象,为什么有的人随便怎样不注意用眼卫生(手电筒下看书,乘车时阅读及电脑前不停地操作等),然而就是不会发生近视眼。这是什么道理呢?不难回答,这就是人各有别,内因在起作用。可以说此人的眼球就像是具有先天抗近视化的功能,从而可以被列为人群中的一类“近视眼不可能者”。
再有,我们周围的大量单纯性近视眼,验光发现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复性近视(就是带有散光的近视眼),但是他们的近视度数都不是很深,多终止于低中度。通过长期检查及前后比较,便会发现一个有规律的现象,那就是这些人在幼年时,他们主要的屈光问题就是散光,而且一般都是远视散光或混合散光,散光度数可高可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散光的不良(朦胧影)影响下,原先的远视及远视散光,逐渐变为近视或近视散光,只是保留下的散光度数不变。由此,人们想到角膜散光在诱发近视化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由于散光,视网膜难以清晰成像,无论注视远近物体,眼的功能负荷明显增加,包括调节等功能都有可能发生异常。如此长期适应的结果,眼结构相应发生改变,从而使近视发生发展。这一理论也有力地支持了“内因”作用说。即原先存在的角膜散光,便是发展为单纯性近视眼的基础。
然而近视眼发生、发展的真正原因何在?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们在不停地问,专家们在不断的苦思冥想。尽管已经有了不少设想及结论,但是由于近视眼本身的复杂性,迄今仍处于探索及认识阶段,很多问题都无法详作回答。
近视眼研究的核心是探讨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及发病机制,只有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才能正确了解近视眼的性质,合理分类;才可使近视眼机制的研究有的放矢,从根本上解决近视眼问题。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及基础医学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为近视眼研究取得实质性突破,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近视”实际上是一类视觉现象的通俗简明的诊断名称,在某种意义上近同于“高血压”等临床概念,作为多种原因的共同表现,不能用一简单诊断名称来包括其实质,而使其简单化到统一的“帽子”之下。视力与屈光的复杂关系更增加了对近视眼认识与分析的难度,何况近视与近视眼常被混为一谈。名称近同,意义有别,认识与处理是大相径庭的。
同为近视眼,却有本质上的区别,如后天单纯性近视眼与先天病理性近视眼可看作各自独立存在的异常屈光。又如后天原发性近视眼仅属一类单纯性眼屈光异常,而先天原发性近视眼及先天或后天继发性近视眼,却是一类有器质性改变的眼病。
(一)近视眼的特点
根据物理光学原理,人眼光学系统的屈折能力与眼球前后轴长之间不一致时,称之为非正视眼。其中,近视眼就是指当眼调节静止时,平行光进入眼内后聚焦于视网膜感觉细胞层之前,远点移近,为屈折力大于眼球轴长的一种屈光不正。因此,任何因素造成视网膜前聚焦者均可形成近视。这些情况可见于眼球对屈折力来说太长,即眼球前后轴延长,或屈折力对眼球来说太大,两者均可使5m远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因而视网膜上的物像模糊不清。设想在近视眼的视网膜上有一发光点,则反射出来的光线必然是聚合光线。这些聚合光线的焦点位于眼球与无限远之间,此即称为近视眼的远点。如果物体恰好位于近视眼的远点上,则可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影像。近视程度越深,远点离眼球就越近。
因此,任何一种类型的近视眼的共同特点是,远点在有限的距离以内,即远视力下降,看不清远处物体。为了看得清楚,需要将物体移近,使进入眼球的光线散开,物像后移到视网膜上,或将远处物体发出的平行光线在进入近视眼的眼球之前散开,即在近视眼眼前加凹透镜片,通过镜片,平行光线被分散,而聚焦于视网膜上。
(二)近视眼形成的因素
可致近视的因素包括眼球所有屈光成分,而据生理光学的基本概念可知,人眼屈光成分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等,当其结构正常,且相互合理搭配,从而维持人眼的正常屈光状态。而当其中任一成分改变,均可引起近视或近视眼。
(1)屈光指数作用:房水、晶状体及玻璃体各有一定范围的正常屈光指数,一旦由于某种原因,如局部或全身性疾病引起晶状体密度增高,即屈光指数增大,从而使屈折力增强,形成近视眼。这类近视眼亦可称为屈折指数性近视眼,为一种可逆的近视状态,实质并非近视眼。
(2)曲率作用:角膜、晶状体由于形状、大小(或位置)异常,其曲率半径减小,屈折力增强而表现为近视。
(3)调节作用:眼光学结构正常,但为了维持视近活动,睫状肌经常收缩,调节处于紧张状态,致晶状体屈折力增强而引发的近视。
(4)眼球轴长(前后径)作用:人眼各屈光成分正常,但由于眼轴延长,物像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而出现的近视,即称为轴性近视眼。
以上所举各种情况,是依据理论分析加以分类的,表明造成近视现象的原因可有多种。而要探讨近视眼的实质,则需明确与限定近视眼的性质。
(三)轴性近视眼与屈折性近视眼
关于近视眼的性质问题的讨论,可总结为两种主要学说,即轴性学说与屈折性学说(参见图33)。
1轴性学说
轴性学说是指近视眼的本质是眼轴延长,近视眼的发生与发展便是眼轴伸长的过程。轴性学说的依据是:①活体及离体近视眼球轴长测定均相应延长;②眼底可见弧形斑等器质性改变;③屈光度加深,视力一般均为进行性下降;④动物实验所呈现的结果;⑤调节功能改变在近视眼(包括在早期阶段)表现不明显。据此,人们还把这类原发性近视眼称之为“轴性近视眼”。
早年研究即发现,除眼轴延长外,其他屈光成分均在正常范围之内。近视眼主要与轴长及玻璃体腔大小有关,而与前房、晶状体及角膜的关系不大。近代研究,特别是采用超声波等方法测定眼轴长后,近视眼的轴性学说进一步得到了确认。并强调所有原发性近视者,包括低度与高度近视眼眼轴均见延长,延长程度且随屈光度加深而增加。
眼轴延长是由于视网膜生长速度异常所致。人眼影响屈光状态的基本因素为眼轴与角膜曲率,但最主要的是轴长。正常眼球在4岁时即达标准大小的75%,而近视眼的眼球继续生长,故眼球较大。从小儿眼轴随年龄增加而延长、而角膜曲率变化不大的现象来看,儿童原发性近视眼的性质亦属轴性。近视性屈光参差者的眼轴测定发现,两眼相差很大。病理学研究指出,巩膜伸长引起眼球形态的改变及眼球前后径的增加,在近视眼发病机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巩膜胶原纤维的改变可能决定近视眼的发生与发展,从而确定进行性近视眼的巩膜是重要的发病环节。近视眼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首先与眼轴延长有关。
眼球向后方延长无疑是近视眼发生和发展的基础,而眼球延长与眼球外层的生物机械特性的改变有密切关系。起病初,眼球的伸长也同样发生在赤道部,但此后主要发生在后极部。眼球过度伸长可引起眼组织的高度分化,以致血管膜及视网膜变性。眼球的变化有一生理限度,超过此限度就转变为病理过程。近视程度与角膜屈折力之间,实质上并无多大关系,因而不能说近视程度可因角膜的代偿作用而降低。眼球向后方延长,这是由于人眼结构的解剖特点及眼球所具有的椭圆形态所致。近年来,采用眼CT测定发现,所有原发性近视眼的眼轴均延长,表现在轴长的均值超过正视与远视对照眼,或绝对值亦有较低者,但其前后轴与横轴的比值均>1。
2屈折性学说
屈折性近视眼学说支持者早年即对轴性学说持有不同看法。屈折性近视眼起核心作用的屈光成分是晶状体,其作用机制是调节。讨论近视眼的性质应注意以下两种情况:其一为人眼有多种屈光成分,轴长是因素之一,但最终屈光状态是由各屈光成分组合情况所决定。其二为屈光性能的变化,如晶状体屈折力所起的作用。由于视近活动中晶状体有明显的功能结构改变,用调节性近视眼学说能很好解释大量的近视现象,其逻辑推理很易被人们接受。中度以下的近视眼为后天过度近业、持续调节、睫状肌紧张、晶状体屈折力增加所致,这是一种长期适应性结果。严格说来,屈折性近视眼应指轴长不变(或在正常范围内),而由晶状体等屈光因素改变所引起,其实质是强调环境因素的作用。
从以上讨论可见,后天单纯性近视眼的发生发展与过度用眼、视觉负荷明显增加有关,但其变化规律及性质却有几种可能。其中主要差别在于一是眼轴延长(轴性),二是晶状体屈折力增加(屈折性)。屈折性学说的核心是调节,但根据现代研究发现,晶状体在人眼正视化及近视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很小。
关于近视眼的轴性学说,在讨论中还应注意以下情况:承认近视眼的轴性学说,既不等于指各种近视眼或所有近视眼都是眼轴延长,也不等于说近视眼的眼轴长度都超过正常范围。
近视眼性质问题的复杂性一方面在于近视眼的多种多样,另一方面在于长期受到传统认识的影响。角度不同(有些纯属理论设想),从而直接影响到对近视眼发病机制的探讨及有效防治方法的选择。其原因也在于“目前尚不能详细明了近视眼为何种性质的病变”。
长期以来人们通过不懈努力,已积累了有关单纯性与病理性两大原发性近视眼的病因研究的大量资料,也有人提出了一些有影响性的意见。只是引发近视眼的病因十分复杂,影响因素很多,特别是近视眼本身就是多种多样,给病因分析带来更大难度。虽然人们从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但仍然是众说纷纭,少有定论。以下介绍的各种意见,不少已为大家所熟悉与理解。
通过对危险因素的分析,人们对近视眼的病因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除一般影响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地区、生活习惯等外,最能被大家普遍接受的看法是,近距离用眼与近视眼的关系密切。不断加重的视近负荷(如学业紧张、用眼时间过长等),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学校性近视眼”。以往曾有各种具体影响因素的报道,如书与眼之间距离缩短,照明不良,桌椅不合格,纸色太暗,印刷不清,字号太小,执笔方法不正确,铅笔太短、太尖、太淡,书写费力而使头位更低,以及缺乏用眼卫生知识,从而加重视疲劳,容易诱发近视眼。
对于视近负荷所致的近视眼,有人强调还有时间因素,即主要原因是用眼时间过长。现在已经知道,即便是远距离用眼,若为时过久,也可因用眼过度,引起视疲劳,而加速眼的近视化。有人统计万余名12~17岁学生发现,近视眼患病率在每日看书时间<1小时组为%,1~3小时组为%,>3小时组为%。
总之,“用眼过度是青少年近视眼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对此,曾被人们总结为“两长一短”(每天学习时间长、一次持续用眼时间长及睡眠时间短)与“两多一少”(课外作业多、考试多及课外活动时间少)。
现代化生活使眼睛的负担明显增加,如收看电视、操作电脑及游戏机等,都有可能诱发近视眼或加深近视眼。
近视眼并非为学生所特有。实际上近视眼可以看作是所有近业工作者的一种职业病,因此出现如“仪器性近视”、“夜近视”、“空间近视”、“飞行员近视”及“潜水性近视”等。病理性近视眼与近工作一般无关,有人分析士兵患近视眼的情况发现,>度者主要来自并无近业负担的农民。编织工人近视眼患病率随工龄增加而不断增加。近距离工种引起近视眼的典型情况还可见于显微镜操作者及单眼检修钟表工作者等。
除用眼过度外,人们常提到的影响近视眼发病因素还有遗传与环境、智力与个性、饮食与营养及全身与眼部因素等。其中包括人们经常提到的照明问题、接触视屏问题及颜色作用问题等(由于人们天天与之接触,影响性大,故另拟相关专题介绍)。此外,人们还注意到体格情况,如生长发育较早、较快与早熟儿童及月经初潮较早者,近视眼较多。经常患有全身疾病,如患发热性疾病后,近视眼有可能发生、发展。近视眼还可能与中毒、扁桃体炎、副鼻窦炎、龋病及内分泌功能失调等有关。
有人介绍以下材料说明血型与近视眼的关系,称A型者与高度近视眼有关,B型者近视眼最多,AB型者最少。在青少年近视眼中,A型占%,B型占%,O型占%,AB型占87%,而无近视眼者分别为%,%,%及76%,故表明B型者近视眼较多。近视眼的血型情况存在有性别差异,即在男性当中,A>AB>B>O型;女性却相反,为O>B>AB>A型。在大学生的近视眼患者中O型最多,B及AB型次之,A型最少。
有不少眼病与近视眼有关。如可以使视网膜上影像模糊的眼病,均可诱发近视眼,尤其是当眼病出现在儿童期。还有人注意到单眼皮的人容易发生近视眼(故而黄种人单眼皮多,近视眼也多)。
近年来,人们发现噪声对视觉有不良影响。长期刺激,可使视力下降,有可能诱发与加速近视眼发展。还发现,孕妇在孕期原有近视眼多数有可能加深,寄宿学生的近视眼多于走读学生,睡眠不足及接受超前教育(如弹琴、绘画及书法等)的儿童易患近视眼。近视眼还可能与咀嚼有关。调查发现,喜欢吃硬性食物的学生,视力多数正常。对此解释是现代食物因精制而趋向软化,由此可使一些儿童下颌发育不够发达。咀嚼次数减少,面部肌肉力量变弱,有可能影响晶状体功能,从而使视力下降。多吃硬物,下颌用力,有助改善晶状体的调节功能。
当代近视眼主要是单纯性近视眼,在世界各地不断增多,可能与以下情况有关:现代文明迅速发展,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生长发育明显加速,文化水平普遍提高,生活习惯适应改变,室内活动时间延长。学业紧张、视屏普及、城市化造成的视距移近与视空间缩小,从而使视觉负担日益加重。此外,健康检查普及,视力要求提高,接受矫治(包括戴镜、视光训练及手术等)者远较以前为多。视力与屈光概念混淆,统计方法误差,以及诊断标准及检查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加上某些宣传资料误导等。
出于对近视眼问题的关心与敏感,不少人积极地从各个方面寻找近视眼的原因,而且有时也发现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总之,方法在不断改进,认识在不断提高,人们也不断会看到新的前景。
近视学相关知识点汇总(教案备案)人眼远视力特点
近视眼的病因分析
近视眼分类的重点与意义
近视眼的性质
近视眼的流行特点
近视眼病
“近视眼”?最精确的解答!
近视不等于近视眼
动物与近视
中国人与近视
人类与近视眼
“近视眼”与“近视眼”之间有不同吗?
近视眼的近视力
近视眼的远视力
人眼屈光特点
人眼近视力特点
中国孩子近视的根源在于教育模式
近视性屈光参差
近视眼与散光眼
视力检查(全面介绍)
近视眼与老视眼
与视力相关的眼部疾病
近视眼的视网膜厚度会不会有改变?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来检查近视时的发现
近视眼在A\B超声检查中的表现
用"波前像差"来检查近视眼的发现
近视眼在角膜地形图中的特征
近视眼临床所见
屈光测定
近视眼的光学相干生物测量
了解一下“摄影验光法”
近视眼的视觉电生理
CT技术也是可以检查近视眼结构的
先进的激光技术测量近视眼眼底
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眼睛,会有什么发现?
照明对近视的影响
饮食对近视眼的影响
近视眼的个性与心理
早产儿与近视眼
近视眼与遗传
特殊情况下不近视的人获得的短暂近视!
颜色对近视的影响
有一种近视只在夜里发生!
多大灯泡照明看书写字有利于控制近视?
近视眼会引起青光眼吗?
近视眼会引起视网膜脱离吗?
由近视眼会引起飞蚊症吗?
近视眼会引起视疲劳吗?
近视眼会引起斜视吗?
近视眼会引起弱视吗?
近视眼的发病机制发现和猜想
如何能配副理想的眼镜
近视眼配镜度数如何选定
近视眼配戴眼镜的必要性
眼镜目前还是最安全最经济的矫正近视方式
对付近视的手段有哪些?
白内障引发的近视
哪些检查可以帮助诊断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
眼睛的哪些部位有问题会引起屈光不正?
远视和先天因素有关吗?
眼睛疲劳也会引起近视吗?
为什么色彩多会促进婴儿眼睛发育呢?
维生素B缺乏会引起近视(屈光不正)吗?
“视觉质量”是怎么回事?
儿童配镜注意事项
1.0视力是最好的吗?
长期戴镜是否会加深度数?
近视眼的八大优势,说了您可别不信!
为什么要定期检查视力?
眼镜越戴越近视?配镜师说了千遍万遍,这回央视+专家,够权威!
近视戴眼镜了就能看得很清楚吗?
为什么有些人的近视度数短时间内发生剧烈波动?
近视能算一种病吗?
视力到底低于多少算近视?
为什么学过医的都说:近视眼角膜激光手术要三思而行?
睡前万万不要让小孩子看书写字玩手机!
为何摘掉眼镜,过一段时间后裸眼视力就提高了?(揭秘视力治疗者都不知道的原理)
"新眼镜需要适应适应"这句话的科学依据在哪?
挑战一下,眼睛”康“否?
为什么不能用电脑验光仪测出来的度数直接配眼镜?
这位专家分享了她为何不“散瞳验光”的经验
没有这6步您配的就是“假眼镜”……
好眼镜到底贵在哪里?
近视眼与散光眼
近视性屈光参差
镜架知识
如何选择眼镜片?
眼镜的制作有哪几道流程?
中国孩子近视的根源在于教育模式
人眼近视力特点
小孩眼镜多久要换新的?
“眼保健操”能控制近视吗?
儿童十大“毁眼魔器”排行榜
遇到看手机产生的眼疲劳,简单应对之道!
糖尿病或家族糖尿病史的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