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一向身体健康,今年体检却发现肝功能异常,丙氨酸转氨酶高出正常值几十倍,自觉无其他异常症状。
进一步的全身检查也没有发现其他问题,排除了各种可引起肝功能异常的疾病。
考虑可能是食物或者药物中毒引起的肝功异常,给出可能是中毒性肝损伤的诊断建议。
经进一步排查,发现居然是冬季“进补”惹的祸。
李老师很疑惑,不是说“冬季进补,开春打虎”吗?怎么就……肝损伤了呢?今天就请张华主任来讲讲这背后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
“进补”为何反伤肝?
我们都知道,肝在食物消化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以为什么食物都能被肝消化分解。但实际上,肝,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坚强。
临床常见的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脂肪肝、酒精肝及肝癌等肝病。
这类肝损害在由医生治疗处理的同时,更要注意防范以下几个方面所致的肝损害,避免疾患加重。
二是药物性肝损害:药物性肝损害中,化学有毒物包括西药占70%以上,其中的抗结核药、抗生素、抗肿瘤药三类药物就占了30%以上。
有些药物说明书上并没有注明肝损伤的副作用,但超量或久服也会造成肝损伤。
三是有毒食物所致的肝损害:嗜酒是肝损害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其次,防腐过度的海鲜、加工肉类等有毒性的食物也会造成肝损伤。
四是补品、保健品肝损害:数据显示,滥用保健品、中药和中成药造成的肝功能损害占26%。
不对症、或不在医生的指导下进食、过食名贵中成药品、中药材也会造成肝损害,或不慎食用过期的药品也会带来这一问题。
也就是说,除了疾病因素外,食物、药物,甚至喝点小酒或睡眠欠佳,都会引起肝损伤,造成肝功能异常,导致健康人在体检中检出肝功能异常。
这些错误“进补”方式很常见
近年来,我在门诊诊治过许多的中毒性肝损害病人,追根溯源都是“冬季乱补”导致的食物/药物中毒肝损伤。
在这些患者之间的共同之处是,在“冬季进补”方面无所不用其极,且“补品”无奇不有:补药、补酒等等,最后身体没补到,反而因为滥用乱补,导致这些名贵补品“躺枪”成了肝损伤的“罪魁祸首”,成为“毒品”。
补品本无罪,从养生的角度来讲,根据自己的体质适时进补确实有一定的强身健体之效。那正确的中医“进补”该是如何的?
中医“进补”的精髓是:“虚则补之”和“辨证施补”。不虚不补、有邪不补、精准进补、反对乱补。
在癌症病人身上,进补宜“扶正”,以调理脾胃为主、辨证进补为辅,慎大补,忌滥补。
出现这些问题就要赶紧“停补”
食物/药物中毒会导致肝功能异常,病人往往会出现有乏力、恶心、呕吐、肝区疼痛,黄疸、发热等一些不良反应。
轻度中毒导致的肝损伤是可以治愈的,重度中毒会出现肝坏死,甚至肝衰竭死亡。
一旦觉察自己出现了不良反应,首先要停止使用对身体有害的药物和食物,保肝、护肝治疗,把好入口关,控制使用药物和食物,减轻肝脏负担,以逐渐恢复肝脏正常功能。
保护肝脏不受伤害最重要的人是自己,把住入口关是终极防线,自己才是肝脏的守门员。不乱吃,是保护肝脏不受伤害的终极大招。
综上所述可知:冬季进补要辨证进补,不要乱补。
补到肝损伤了怎么办?
中毒性肝损伤的西医治疗是护肝治疗:降酶和补充水溶性维生素,严重的需要人工肝、洗肝,甚至肝移植。
中医更注重辨证治疗,下面我将根据我过往的一个病例来详细说明,中医如何辨证治疗食物/药物引发的肝损伤。
曾有一中年男性病人,因“冬季进补”乱补,造成严重的中毒性肝损害,到我门诊就医。
观其肤色暗黄如黑人,尿色如酱油。抽血查谷丙转氨酶u/l(正常值0~40u/l),总胆红素μmol/l(正常值3.4μmol/L~17.1μmol/L)。
西医诊断为“急性肝坏死”,治疗方案是人工肝,排队等候肝移植。病人因经济困难,无力负担数十万的治疗费用,转来看中医。
中医辨证为肝胆湿热,治以清肝利胆,黄疸逐渐消退,三月后黄疸全部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
中医如何辨证治疗肝损伤中医将肝损伤分为肝郁气滞、脾虚痰阻、肝胆湿热和气滞血瘀等证型,且兼证多见。
1肝郁气滞型肝损伤治则:舒肝解郁
治疗:可用柴胡、白芍、木香、枳实等中药调理。
2脾虚痰阻型肝损伤治则:健脾理气
治疗:多用陈皮、鸡内金、芡实、山药、砂仁、茯苓、莲子、赤小豆、薏苡仁、葛根等中药。
3肝胆湿热型肝损伤治则:清肝利胆
治疗:常用的中药有:茵陈、鸡骨草、溪黄草、五味子、龙胆草、黄芩、栀子等。
4气滞血瘀型肝损伤治则:理气活血化瘀
治疗:常用中药有柴胡、香附、郁金、当归、川芎、红花、桃仁、丹参、三七、银杏叶等。
需要提醒的是,中药处方需由中医专家详细问诊后拟定,一人一方,不可擅自用药。
敲黑板划重点:
中毒性肝损伤的中医和西医治疗的首要原则都是停止使用对肝脏有毒、会损害肝功能的食物和药物,故此一切毒性中药及含有毒性中药的中成药都禁止使用,而无问其说明书中的“护肝”和/或“解毒”功效。
肝损伤患者的日常饮食调理
肝损伤的饮食调理很重要,总体来说饮食清淡,宜高蛋白、低脂肪。
1、食物要精细柔软易消化,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以减少胃肠道和肝功能的负担。
2、注意补充高质蛋白、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糖类,以及各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保证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
3、建议多吃高质量的动植物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果蔬,烹饪食物可选用山茶油、橄榄油、葵花籽油、花生油。
4、食物要新鲜,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
知识延伸:护肝伤肝食物要辨清
不慎饮食易导致肝损伤的发生,为帮助广大人群厘清食物性质,减少肝损害,特别列明此表,供各位收藏使用。
可以减轻肝损伤的食物具有护肝作用的食物:乌龟、甲鱼、蚶、牡蛎、桑椹子、蓟菜、香菇、蘑菇、刀豆、蜂蜜。
具有祛痰化湿作用的食物:杏仁、薏米、荷叶、扁豆、冬瓜、海藻、海带、丝瓜、茯苓。
具有软坚散结作用的食物:如赤豆、薏米、大枣、桃仁、裙带菜、海带。
各种鲜榨水果及蔬菜汁:如:萝卜汁、西瓜汁、甘蔗汁等。
可能增加肝损伤的食物酒,必须做到滴酒不沾,调味酒也要忌。
发霉的食物:霉变豆制品、霉变粮食及其制品。尤其是谷类粮食、黄豆、花生、红薯、甘蔗等。
腌制食品:咸鱼、咸菜、腌肉、腌鱼等。烧焦、烟熏鱼、肉等含有可致癌成分的食物。
腐败变质食品:腐败变质不新鲜的鱼、肉和菜。
刺激性食物:烟和咖啡等兴奋性食物以及花椒、辣椒、桂皮等。
燥热煎炸食物:羊肉、狗肉、鹿肉等燥热之品以及加工肉及油腻、油煎、油炸的食物。
防治肝损伤简明食疗1、冬瓜汤
材料:冬瓜适量,切成块做汤食。
功效:经常食用,可清热解毒,利尿、利湿。
2、五指毛桃瘦肉汤
材料:五指毛桃根20克,五味子10克,猪瘦肉适量,放在砂锅内加水适量同煮,炖熟后去药渣,吃肉喝汤。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降转氨酶的作用。
医生
张华
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肿瘤科
(长按图片即可预约医生)
简介
张华,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教授;中医执业医师,西医执业医师。《肿瘤咨询在线》首席专家;《癌症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病》作者。
曾经任职:医院肿瘤科主任、大内科副主任、院长助理;中美合作普罗肿瘤治疗中心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国家中管局重点中医肿瘤专科学术带头人,国家中管局肿瘤药理基地主任,广州市九届政协委员;入选《岭南名医》;中国肿瘤学会(CSCO)理事;广东省癌症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州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从医经历:临床一线门诊、病房30余年,治疗病人数以万例临症经验。积极倡导合理治疗,反对过度医疗;在系列抗癌中药研究、中医减少化疗放疗毒副作用、中医中药预防肿瘤复发、中医杂症、中医养生保健和饮食调理防癌等领域多有建树和著述。主持完成国家、省市科研课题多项;发表医学论文数十篇;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和科普教育,出版《癌症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病》等书著6部;在报刊和网络发表数百万字医疗科普文章。
擅长
中医肿瘤,肿瘤内科,中医内科,中医杂症,中医养生,饮食保健。擅长治疗肺癌、胃癌、肠癌、肝癌、胰腺癌、鼻咽癌、乳腺癌、妇科肿瘤、甲状腺结节以及中医疑难杂症。
出诊时间
周二上午固生堂佛山顺德门诊部
周三上午固生堂广州海珠分院
周四、周日上午固生堂佛山南海分院
注:文章配图来自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