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购买保健品似乎是一个逃脱不了的魔咒,随手在网上一搜,每个月都有无辜的老人受骗……
梁阿姨今年85岁了。因为患有老年慢性病,所以对于日常保健很重视,年8月,梁阿姨听了一个讲座之后,以元的价格,购买了一款声称具有调节血脂的“清脂康”软胶囊。
但是才吃了三天,梁阿姨就因为出现医院,在医生的建议下,梁阿姨停止服用了这款保健品。
住院期间,梁阿姨联系到当初买保健品的快乐之家保健品店的负责人。经过协商,年10月份,该店同意先退回梁阿姨元,余款直到今年迟迟未退。
为了了解情况,记者也陪同梁阿姨来到了这家名为“快乐之家”的店内。在耐心等待后,位负责人张先生出面协调此事。
这位张先生说,这个是调节血脂的保健品,因为老年人身体有问题,医院检查很正常,这个东西不是说适不适合的问题。
经过记者一个半小时的耐心协商,这位负责人同意现场把剩余的元退还给梁阿姨。这位负责人张先生也表示,顾客的问题他们要第一时间解决,这次发生的事情他们的工作确实没有做到位。
在记者的协调下,事情最终得到了圆满解决,但在这里《金牌帮女郎》也给老年朋友提个醒,保健品只有保健作用,并没有治病的功效。老年朋友们要学会注意甄别,不要盲目跟风,有病还是需要及时就医。
03:10保健品该不该吃?怎么吃?应该吃哪种?这些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吧
首先保健品和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保健品不可以治病,在我们的饮食里充当的是营养补充剂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4节第78条
国家的《食品安全法》甚至规定任何的保健品不能宣传功效。所以如果看到的些声称能治病的保健品,一定要将它拉进去黑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4节第79条
①吸收营养比较差的人
②像老人、小孩、孕妇或者手术后患者这样需要补充营养的特定人群
③平时饮食结构营养不均衡的人
①看品牌:无论是国内外,都要认准有口碑有历史的品牌。
②看销售渠道:正规的产品销售渠道一般也比较正规,国内的保健产品在药房药店就能买到;国外的保健品,大部分口碑好的都可以通过代购或者天猫旗舰店购买。
而不明来历的品牌最喜欢通过一些所谓的健康知识讲座或者身边的七大姑八大姨来将他们的产品推销出去。
③看成分表:正规保健品的成分表会明确标识每一种成分,以及某些有效成分的含量。
④看药监局标识和生产许可证:在国内,只要是正规保健品都会标“国食健字”标识,代表这个产品是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批准生产的,不正规的保健品一般不会有。
大家可以在网输入产品名称,就可以知道这款保健品是不是正规的了。
①注意剂量,按照说明书的量服用,并且在真正有需要时才去吃,因为每天都吃根本没必要,而过量的补充某种营养物甚至会引起一些副作用。
②注意吃的时间,大部分保健品是作为日常饮食的营养补充,吃饭之后吃会更利于吸收。
③注意和药物的反应,如果你正在吃某种药,建议先咨询医生可以和哪类保健品一起服用后再决定购买保健品,防止保健品和药物引起不良反应。
来源:南宁电视台《金牌帮女郎》、网络
更多新闻资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