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从行销的角度来讲,保健品的定价要考虑到诸多经销商的利益。且产品本身特质也决定了需要很多广告资源进行推广。
多年前我还不在该行业时,曾在某朋友处看到一份当年片区营销方案(某国内知名蛋白粉类产品),记得最清楚的数字是42%的年销售额用于该片区的营销支持,包括片区营销人员的工资和奖金,卖场的各种费用和促销人员工资等等。这一个片区是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一二线城市的一个行政区。仅仅是一个公司直营网络的最小基点,其营销费用居然要占到42%之多!这还没有包括市级和省级营销部门的相关运营费用,以及在全国媒体和省级媒体投放的广告费用等等。如果没有高的产品品牌溢价,这样的营销体系必然无法运转。
2.<10%
现在试通过维生素C片的成本分析来回答题主的部分问题。
药品类VC片:具体成本无法分析。但是作为一种片型迷你的非包衣片(没有包衣所以你一吃进嘴里就酸得掉牙,极差的体验),省去了很多辅料和费钱的包衣粉,加上医药企业的低廉包装成本,卖个几块钱是极其正常的。至于VC的含量,不管你是60mg还是mg,那成本都不是个事。
喜大普奔,答主无意中点了一张成本核算表,发现居然是VCmg(药用)的,哼哼~~但上面辛苦码了不少字也就不删了。
VCmg(药用)成分:VC,糊精,淀粉,硬脂酸镁,酒石酸。算上各项成本以及20%的利润,1瓶片的VCmg片的成本是1.7元!
保健品类VC片:这里暂且分析两种类型,即合成类VC咀嚼片(取VC60mg片为例,此为主流含量)和天然类VC咀嚼片(以养X堂为例)。
合成类VC咀嚼片成分:VC,山梨醇,天然香精,阿斯巴甜,硬脂酸镁等。
原谅我没找到成本核算表,但我曾有心算过,大致记得1瓶60片的VC60mg的成本大概在3.6元左右,其中包装成本就要占掉一半。
而到了终端,这样一瓶成本在3.6附近的VC片,被卖到了约40元。仅就成本而言,制造成本与终端价格之比,低于10%!
八完了合成VC咀嚼片,再让我们看看天然VC咀嚼片是不是更对得起我们的钞票。
天然类VC咀嚼片成分:针叶樱桃浓缩物,山梨糖醇,预胶化淀粉,硬脂酸镁,樱桃香精。
答主没在养生堂待过,没法知道详细成本。但窥一斑见全豹,让我们来看看广告中高大上的针叶樱桃,在一瓶80片的VC咀嚼片里占到多少成本。
针叶樱桃提取物,多产自巴西,一般VC含量为17%。至于价格,原谅弱爆了的答主没找到相关报价表。随手百度了下,感觉正常的价格基本在~元/KG,暂取元/KG计。事实上养X堂新广告里告诉大家我们在巴西很豪气的包了一大片土地专供针叶樱桃,但这也意味着其原料价格会远低于元/KG。
根据标签:每g含6.21g维生素C,每粒0.85g,每瓶80粒总计68g,可算出一瓶天然VC咀嚼片中针叶樱桃浓缩物的成本为:[6.21g/(g*0.17)]*68g*0.2元/g=4.元。
这就是说每一瓶养X堂天然VC咀嚼片的主料成本是5元,算上制造及包装等成本,预计1瓶的成本不会超过8元。而终端定价呢,89元!依然没有高过10%。
看过以上三类VC片的成本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品牌保健品公司都是在攫取暴利么?很显然我们不能给出这样的结论,因为保健品超过90%的溢价并非全为厂家获得,甚至大头也不为厂家所得。中间商,渠道,终端,媒体等都从中获利丰厚。这颇类似于制衣行业,一件出场成本不过四五十的衣服辗转出现在商场时标价过千。
那么保健品高定价的问题出现在哪?买的人太少所以卖得贵!有人说卖那么贵当然买的人少。WTF,看起来是一回事啊,总之就是贵和买的人少。然而我们来看看世界上最大的保健品市场美国是个什么状况,仍然以VC咀嚼片为例(原谅答主找了很久也找不到纯天然VC咀嚼片,奔放的美国银吃的都是VCmg或者VC0mg。这样高含量的VC片是绝对不可能全部用针叶樱桃的,试想mg/17%=mg,也就是说一粒片剂需要2.g针叶樱桃之多,然而咀嚼片还需要好多辅料啊,最后如果做出来。。。答主默默的想了想,当年某3.4g用来泡澡的VC片也是小巫见大巫)
中国:VC60mg,60粒,40元
美国:VCmg,粒,$14.2*6.1=86.82元
各位知友算出了其中的巨大差价么?如果以含量计,同样价格,中国VC片只有美国VC片的8.%,差距是11.倍。。。丧心病狂啊有木有!
再来看另一组数据:中国年膳食补充剂市场刚突破0亿,消费渗透率约20%。美国年膳食补充剂市场突破亿美元,消费渗透率约80%。
美国普通家庭每天早上常见的一景,就是仰口吞下一把五颜六色的片儿丸儿。巨大的市场需求,加上充分的商业竞争环境,成就了如此低廉的VC咀嚼片。这么大的消费市场,并不是一下子就出现。而是经年累月市场教育的结果。
市场教育就是答主想说的答案,良好的市场教育会催生巨大的消费需求,巨大的消费需求会极大促进行业的发展和竞争,最终消费者能获得优质优价的产品。
PS:要分辨号称是天然营养补充剂的是不是纯天然,请看标签里的成分表。成分表上的排序是有玄机的,越是靠前的成分含量就越多,也就是说各种成分在该产品中的含量是按降序排列来的。
仍以养X堂天然VC咀嚼片为例:针叶樱桃浓缩物,山梨糖醇,预胶化淀粉,硬脂酸镁,樱桃香精。这里面除了针叶樱桃提取物外,其他都是辅料,没有含VC的了,这就说明该片剂中所有VC确实是来自于针叶樱桃浓缩物,是纯天然的。如果你在成分表里看到针叶樱桃浓缩物,维生素C等等,那这里面绝对有合成VC,但针叶樱桃排在第一,说明针叶樱桃的含量大于合成VC,至少是天然VC更多还是合成VC更多,这取决于针叶樱桃的投料量。如果成分表里是维生素C,针叶樱桃浓缩物等等,那妥妥的说明里面大部分都是合成VC,针叶樱桃就是个点缀而已。
3.2~4年,30~50万
上面两个数字就是
安云提到的评论里李巨格说的门槛。国内企业上市的保健品,都是需要蓝帽子的,也就是国健字号。这个是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来审批的,每季度最后一个月审批一次。要申请到一个蓝帽子,对企业而言是极其费力费时费钱的。行业内比较大规模的公司一般也就三四十个,超过五十个的要么就是业务开展的很早的大公司或者肯砸钱的土豪(比如姚明代言的那家)。大家如有兴趣可以去SFDA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