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保健在线
幼儿园的教学模式为一日生活化,保教结合,保教共育。保育老师的职责是配合主班教师,照顾幼儿每日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卫生习惯,并在医务人员和本班教师指导下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
为了使保育老师更全面、细致的照顾幼儿,卓雅·奥林匹克幼儿园生活部定期开展保健知识讲座,为保育老师讲解育儿小常识。
欢迎本期主讲教师——蒋炳转
幼儿常见意外伤害和疾病的处理
●●●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的天使,给每个家庭带来幸福,家长们都希望宝贝们健康快乐成长。但是,作为一个个精力旺盛、好奇心超强、又没有危险意识的宝宝,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跌倒碰伤,或者生命,今天我们就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分享一下小经验。
幼儿常见的意外伤害
鼻出血
烧(烫)伤
骨折
鼻出血
处理原则
①让幼儿先坐下,用拇指和食指紧紧压住宝宝两侧的鼻翼,压向鼻中隔部,一般压迫5~10分钟左右,出血即可止住。用这种方法止血时,应耐心安慰幼儿不要哭闹,并张大嘴呼吸,头不要过分后仰,以免血液流入喉咙中,引起不适。
②如果出血量较多或用上面的方法不能止住出血,可用脱脂棉或干净的纸充填孩子的鼻腔。但注意不要松松填压,因为这样达不到止血的目的。同时,在额头或颈部两侧大血管处放上冷水浸湿的毛巾做冷敷,也可以止血或减少鼻出血。
烧(烫)伤
处理原则
①立即清除造成烧(烫)伤的原因。对热汤、热饭烫伤小儿,应立即脱去热液浸湿的衣服,不易脱去时,切忌强行撕拉,可用剪刀剪破撕开,充分暴露创面。强酸、强碱灼伤,先用冷开水冲洗,医院。
②创面充分暴露后,立即用凉水或冷开水反复冲洗。手足烧(烫)伤可将手足浸泡在凉水中,30分钟后可减轻疼痛。千万不可随意在烧(烫)的创面上乱抹肥皂水、牙膏、酱油之类的东西,应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床单、衣服包裹,医院。
骨折
处理原则
①当确定骨折或疑似骨折时,不要随意拉扯翻动患肢,首先检查患儿一般情况,有无失血性或疼痛性休克,并作相应的处理。
②骨折的包扎,骨折可能是开放性的,这个时候局部伤口及时的进行包扎,防止污染以及造成血管、神经的损伤。
幼儿常见的疾病
发热
呕吐
痉挛性腹痛
发热
正常体温为36℃-37℃.按体温高低可分为<38℃为低热;38.1℃-38.9℃为中度发热;39℃-41℃为高热;≥41℃为超高热。
处理原则
①降温:主要采用物理降温,如冷毛巾湿敷头部,若体温超过38.5℃或有癫痫史或有热性惊厥史,可同时服用退热药物。
②加强护理:发热时儿童应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
呕吐
处理原则
①一般处理:安抚儿童,呕吐后饮用温开水,避免剧烈活动。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明显局部(腹痛、腹泻)或全身症状(发热)医院治疗。
②频繁呕吐:短时间内多次呕吐或呕吐量多时,常易引起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要及时给予口服补液盐或输液。
痉挛性腹痛
幼儿突然感到腹痛,呈阵发性,每次发作时间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多自行缓解。发作时患儿出冷汗、面色苍白或伴有呕吐。发作间隙儿童一切正常,不影响食欲。
处理原则
每次发作时可卧床休息,保暖,热敷,饮温开水,适当的服用解痉药物。
感谢蒋炳转老师带给我们的精彩讲解!
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位老师带给我们的保健知识吧~~
撰稿:蒋炳转
编辑、摄影:刘芳芳
审核:李霞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