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老师们对手足口病知识的学习,提高防治水平以及应对能力,更好地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爱乐美觉幼儿园卫生保健主任贾老师对全园教职工进行了手足口病教育培训。
什么是手足口病呢?
手足口病是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五岁以下婴幼儿发病为主,尤以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和疱疹为主要特征。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其中极少数患者可导致
手足口病的症状:
没有明显的预兆,多数宝宝突然起病,早期表现主要是发烧,随后会出疹子。手足口病引起的疹子是一种透明的水疱,主要集中在手、脚、口腔和肛门周围,疹子不痒、也不会留疤。
皮疹或疱疹
_临床看来,幼儿若患有手足口病,则会出现皮疹或疱疹的现象,皮疹或疱疹的多发部分,主要集中在口腔、手足处和臀部。
_口腔黏膜内:出现疱疹或溃疡,多位于舌、颊黏膜及硬腭等部位,有时也会在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处发现。
_手足等部位:手足、臀臂、腿部出现疱疹,其周围有炎性红晕,水疱内液体较少。
手足口病的传播和传播途径是什么?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人群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本病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发现后处理方式??
如果出现宝宝剧烈的呕吐腹泻,医院就医。
患儿一旦出现高热、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严重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如何有效预防?
家长?该怎么做
幼儿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县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医院就诊,需要佩戴口罩。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知老师,要在症状消失后10天方可上幼儿园。防止传染其他孩子。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幼儿园?该怎么做
★
1
★
?养成良好习惯
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掌握正确的洗手方式。每次至少揉搓20秒;用洗手液或肥皂充分揉搓双手,手心、手背、指缝间、手指、虎口处都不能放过。注重孩子饮食均衡,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避免食用过期变质食物。
★
2
★
?做好消毒工作
?做好班级消毒工作,对幼儿所接触的物品每天定时消毒、清洁、打扫。
GrainRain
GrainRain
★
3
★
?经常通风换气
班级随时做好开窗通风,空气的流通会减少细菌、病毒的滋生。
通过本次培训,教师们对手足口病的病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会将手足口病的预防内容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切实抓好班级卫生保健工作,为幼儿营造健康、温馨、幸福的成长环境。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