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翻了一番,越来越ldquo年轻

如何快速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791312.html
一提到「高血压」大家都会下意识地说道那不是中老年人才会得的病?高血压真的是「老年病」吗?其实,高血压早就不是老年人的「专属」了我国目前35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占高血压总人数的20%这个比例在10年前,还不到10%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潜伏在身边的“无声杀手”「高血压」高血压是我国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病之一。目前患者超过2.7亿,是城乡居民死亡负担的第一位危险因素。自上世纪50年代起,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高血压患病率和年龄相关,它随年龄增加而增高,65岁以上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超过50%。但是高血压患病年轻化趋势日益显著,18-24岁、25-34岁、35-44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达到3.5%、5.8%和14.1%。《中国心血管报告》我们在门诊中,也经常碰到一些年轻人(包括高中生、大学生等),因为在体检中无意发现血压升高而来就诊。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了解一下。小陈是一名公司职员,今年26岁,未婚,父母都有高血压史,本人没有烟酒爱好,身高cm,体重90kg,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2(m))为30.4kg/m2。一年前,小陈体检时测血压/90mmHg,因没有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就未予以重视,没有定期监测血压。直到一个月前,他再次测血压时,发现血压明显升高,-/-mmHg,医院就诊。对于首次就诊的高血压患者,我们需要对他进行一次详细的评估,包括: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排除白大衣高血压(是指有些患者在医生诊室测量血压时血压升高,但在家中自测血压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时血压正常)和隐匿性高血压,确定高血压的诊断;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肾脏超声、X线胸片、眼底检查、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等检查,对心脑肾眼血管等靶器官进行评估;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24小时尿钠尿钾尿蛋白测定、血生化(空腹血糖、血脂、血肌酐、尿酸、血钾),以评估危险因素;并给予一次筛查继发性高血压的机会,如对肾上腺的筛查,排除原发性醛固酮等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小陈的检查结果: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重度脂肪肝。我们来分析一下小陈的危险因素:1.高血压3级2.父母高血压史3.血脂异常4.肥胖5.高尿酸血症6.缺乏运动7.静息心率>80次/分8.盐摄入量评估>6.0g/天综合评估心血管总体风险,小陈是一位很高危的高血压患者!年龄这么轻,血压为什么会升高呢?高血压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年龄、肥胖、高盐摄入、吸烟、过量饮酒、运动量不足、长期精神紧张、空气污染等。一、膳食与血压不健康饮食习惯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高盐、高脂饮食可导致血压升高。无论在成年人还是儿童青少年中,钠的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均呈正相关。低盐摄入量可降低血压,预防高血压的发生。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为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5.0g。膳食纤维可降低钠盐吸收,增加钠离子排出,抑制血压上升。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如大豆油、橄榄油、茶油等植物油以及鱼油)和减少饱和脂肪酸(如猪油、黄油等)的摄入有利于降低血压。过量饮酒会带来血压升高的风险。二、吸烟与血压吸烟可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吸烟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高血脂的吸烟者高血压的患病风险更高。被动吸“二手烟”也可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患病率增加,特别是对女性影响尤为明显。我国人群调查研究显示,丈夫吸烟女性患高血压的风险是丈夫不吸烟者女性的1.28倍。戒烟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进展的风险,使冠心病患者的远期死亡率降低36%,戒烟并控制血压可使人群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风险降低三分之二。三、肥胖与血压肥胖超重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尤其是中心性肥胖。与正常身体质量指数(BMI)(正常BMI是18.5≤BMI24kg/m2;肥胖者(BMI≥28kg/m2)高血压发生风险增加近2倍)注个体相比,肥胖者高血压发生风险增加近2倍。BMI平均每增加10,男性收缩压增高17mmHg,女性收缩压增高14mmHg。近年来,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比例明显增加,《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的超重和肥胖率达30.1%和11.9%。四、运动与血压积极规律的运动可降低高血压患病风险,提高体质和健康水平。大量证据显示,适量运动对高血压患者有治疗性益处,可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进展的风险。进行规律的(每周3天或以上)、每次持续一段时间的(30分钟至45分钟或以上)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使收缩压下降5-17mmHg,使舒张压下降2-10mmHg。五、精神心理因素与血压高血压发病与长期精神紧张、焦虑、高负荷压力等因素显著相关。在应激状态下,心率、血压、体温、肌肉紧张度、代谢水平等均可能发生显著变化。长期或慢性、反复出现、不可预期的应激因素往往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对持续存在应激的人群,应加强评估与筛查应激水平及心身健康状况。焦虑、抑郁状态会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一项包括45.5万人为期5年的研究发现,焦虑使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约2倍,抑郁使女性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约3.5倍。另一方面,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症状。北京市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在例高血压患者中,发生焦虑、抑郁的比例分别为32.5%、5.7%。焦虑和抑郁症状影响高血压治疗效果,直接降低高血压非药物治疗(如生活方式干预)效果约34%,增加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不依从性约7%,对于重度焦虑的高血压患者,不依从性风险升高1.56倍。对于小陈来说从血压正常到高血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首先,小陈本身就属于高血压易患人群那么高血压易患人群的界定标准是什么?具有以下危险因素之一者未来发展成高血压的风险显著增加,为高血压易患人群:1.高血压前期: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2.年龄≥45岁3.超重和肥胖:BMI≥24;或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4.高血压家族史5.高盐饮食6.长期大量饮酒7.吸烟(含被动吸烟)8.缺乏体力活动9.长期精神紧张此外,血脂异常、糖尿病是高血压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身为高血压易患人群的小陈本该怎么做呢?◆正确认识到自己是一位高血压易患人群◆学会家庭血压正确测量方法◆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合理膳食,原则:低盐,低脂肪,低热量◆坚持适当运动◆控制体重,积极进行减肥治疗,体质量指数(BMI)控制在(18.5-24)◆改善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熬夜◆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那么,现在的小陈应该怎么做来补救呢?1.按医嘱服用降血压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70-80mmHg)2.学会家庭血压正确测量方法,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3.合理膳食,原则:低盐,低脂肪,低热量5.坚持适当运动6.控制体重,积极进行减肥治疗,体质量指数(BMI)控制在(18.5-24)7.改善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熬夜8.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高血压年轻化趋势让我们必须强调「防胜于治」的理念它就像一只「睡着的老虎」没有症状不代表没有危害高血压是可控可防的慢性疾病被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避免健康受损!专家介绍方丹红,温州医院,医疗保健(体检)中心,高血压中心,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在读。浙江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年委员,浙江省公民健康素养大讲堂讲师,温州市科技专家库专家成员。奥地利格拉兹医科大学访问学者。曾在中国医院学习高血压规范化诊疗技术。擅长高血压的健康管理和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等。主持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教改项目1项,主持和参与校级以及温州市科技局课题5项,参与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重大疾病防治科技行动计划心血管专项一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和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现代心血管疾病治疗学》和《临床心电生理学》。参译专著:《心内科值班医生手册》。专业特长:高血压健康管理、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冠心病康复管理,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治等。门诊时间:周三下午南白象院区周五上午南白象院区

更多知识

怀孕了能打流感疫苗吗?有关流感疫苗的高频问题,一医医生的建议来了→→

可防不可治!关于狂犬病的这些真相,你或许还未了解…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突然刷屏!来!医生告诉你,究竟能不能喝…四肢麻木、皮肤瘙痒、蚁走感…可能是这种疾病露出了马脚!来源:医疗保健(体检)中心、高血压中心文字:方丹红编辑:王坚连审核:吴高俊、黄丽颖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artweb.com/ydbj/78534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