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五十岁,是马上进入老年阶段的关键时期,处在这个年龄的人,需要更注意养生。
那么人到50岁之后,应该怎样养生呢?养生也分年龄段吗?
01各个年龄阶段的养生重点
养生的目的是为了健康长寿,所以对于任何年龄阶段来说,养生意识都极为重要。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器官功能不断退化,让我们需要根据器官阶段退化,调整自己的养生方式。
这也是中老年人为什么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注重不同的养生重点的原因。
岁:注意养肝护眼
人到五十岁,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和肝脏功能减弱等问题,所以说舒肝明目是这一年龄阶段的重点养生任务。
在饮食上,多吃胡萝卜、蓝莓、黑豆等食物,有调节肝经,护理双目的作用。
平时没事要多做做眼保健操,如果视力突然下降或是有其他眼部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谨防白内障等眼部疾病。
岁:注意清心养性
到了六十岁左右,气血弱等问题最为凸显,所以六十岁的老年人,养生的重点是养心性,戒怒戒躁。因为情绪的波动会大大增加突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更要清心养性,乐观心态才能活得更健康,长寿。
岁:注意养好脾胃
人到七十,牙口功能和消化功能都退化,对食物的营养吸收能力变差,所以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等情况。
这时应该多摄入一些口感软烂好消化,且健脾补气的食物,比如小米、山药,也可以咨询医生服用一些健脾的药物。
0250~70岁,该注意这些疾病找上门
除了要注意不同年龄的养生重点,还要注意不同年龄较容易发生的疾病,做好积极预防。
岁-60岁当心糖尿病、心脏病
到了五六十岁,男性要注意糖尿病,女性要提防心脏病。
这一阶段是糖尿病的高发年龄段,且男性发病多于女性,所以一定要加强预防。
平时要避免高糖饮食,少盐少油,并且要多运动,多检测血糖情况,让自己的血糖值维持在正常水平。
对于女性来说,五十岁到了绝经年纪,雌激素大量减少,会增加女性罹患心脏疾病的风险。也需要定时体检,监护心脏健康。
岁-70岁,预防脑卒中、骨折
六七十岁的男性要重点预防脑卒中,因为男性吸烟、喝酒等习惯,导致男性更容易出现心血管问题,而脑卒中作为急性脑疾病,与心血管健康情况密不可分。
所以这一年龄段的男性,如果有高血压,一定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每天服用降压药。
女性在这个年龄段更容易出现骨折问题,由于缺少了雌激素的支撑,钙质会流失得更严重,骨质疏松的病症加重,发生骨折的风险就会增大。
所以女性在这一时间段,医院检查骨密度并注意多补钙,多喝牛奶,或是咨询医生服用钙片。
033个“养生”误区,请避开
除了上述的养生和重点疾病预防知识,我们还要认清养生误区,并及时避开,就比如以下三个常见误区:
1缺牙不补
人的恒牙在掉落后就不会再长出新的牙齿了,但很多人都觉得人老了,牙齿掉就掉了没关系,根本没想过补牙。
其实牙齿在掉落后,就应该积极补牙,牙齿是咀嚼食物的重要工具,牙掉多了,咀嚼功能也会下降,甚至会影响人的记忆力。
所以牙齿掉落后,一定要及时补牙,不能坐视不管。
2每天吃钙片
虽然人体钙质确实会随着年龄增长流失越来越快,中老年人确实是补钙的需求大户。
但是高频的吃钙片,比如每天服用,可能会导致钙质过多,引发血管钙化,增加患心脏病的几率。
所以该不该补钙,补多少合适,最好是在检查骨密度后,询问医生了,再吃钙片比较合适。
并且我们的日常饮食中,也可以摄取钙质,比如喝牛奶、吃鸡蛋。日常多吃这些食物同样可以补钙,不一定要只依赖钙片。
3单一饮食
一些有三高等慢性疾病困扰的中老年人,总觉得吃肉会加重病情,想靠单一饮食,只吃水煮菜来控制血压、血脂。
这种方法也非常不可取,会造成营养不良,诱发脑水肿。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保持营养均衡,肉、蛋、奶、菜都要摄入,可以用鸡肉、鱼肉、虾仁等低脂高蛋白的肉类替代猪牛羊等脂肪含量高的肉类,并坚持低盐少油。
想要健康长寿,一定要知道不同年龄段的养生重点,而且还要避开一些养生误区,科学地进行养生才行。更多健康资讯,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