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逐渐变暖,脱下厚厚的冬装,你对自己的身材还满意吗?贴了一个秋冬的“膘”,气温一回暖,衣服穿薄一点,不少人身板悄悄加“厚”了一号,这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简直难以忍受。
减肥是个永恒的话题,无论是为了扮靓还是为了健康都“义不容辞”。
想减肥,第一步应当从了解肥胖开始。判断人体肥胖有三个维度:
1.人体BMI指数: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按中国标准来对照,BMI指数在18.5~23.9之间为正常体重、24.0~27.9之间为超重、大于28.0的则为肥胖。
2.腰围:男性腰围大于90cm,女性腰围大于85cm,都属于腹型肥胖。
3.人体体脂肪率:它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当男性体脂25%、女性30%就是肥胖一族。
看清上面这三个标准,我们不仅可从外形上判断是否肥胖,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检查判断人体内脏脂肪是否超量。
现在,在医院的体重管理门诊,通过“人体成分分析”检查,还可以帮助你分析人体的脂肪占比、肌肉含量甚至是内脏器官的脂肪含量,让减肥更有针对性。
“糖”吃得太多不长胖才怪
导致肥胖的根本原因在于营养摄入失衡,即摄入了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及能量过剩。
碳水化合物也可以理解为“糖”,它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食物中。正常人体通过糖分获得能量。
如果天天糖分(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超过自身的日常所需,碳水化合物会变成大量的葡萄糖,肝细胞便会将过剩的葡萄糖转变为脂肪储存于体内,从而导致了肥胖。
因此,想减肥,减少摄入碳水化合物来阻断葡萄糖对人体过多的能量供给,从而动用你自身的脂肪,通过燃烧脂肪供给能量实现减肥的目的。
这四个减肥误区你中了没?
节食、光吃水果蔬菜、只吃粗粮……天天跟着人家喊减肥,但在减肥过程中,这下面的误区你中了几个?
误区一:节食很多人通过节食减肥,但却怎么也瘦不下来。特别是过一段时间,恢复正常饮食后,体重更是出现“报复性反弹”。为什么会这样?
通过节食来减肥并不是科学持久的减肥方式。节食会导致营养失衡,短期减下来的不是脂肪,而是肌肉和水分。
节食导致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这意味着基础代谢率低。“基础代谢率是指人静止不动的时候人体所要消耗的能量,它决定着一个人是否容易肥胖。”
基础代谢率一旦降低,人体消耗热量变少,热量就很容易堆积在体内,节食人群在恢复正常饮食后,陷入吸收高、消耗低的状况,反弹是必然的。
另外,人体的细胞具有记忆功能,节食会让细胞在一段时间内处于饥饿状态,而一旦恢复饮食,细胞就会疯狂地摄取热量,导致吸收更多。
误区二:光吃素水果、蔬菜被很多人视为减肥圣品,殊不知,有些水果和蔬菜比肉类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更高,即含糖量更高,完全不适合减肥人士。
克的瘦肉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小于1%,水果、蔬菜和奶类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都比瘦肉高。所以,吃过多的高糖分水果和蔬菜,不但不能减肥,还可能适得其反。相反,适当吃些瘦肉,碳水化合物含量其实反而低。
有些女性会选择用水果沙拉当晚餐,但这也有讲究。增加高蛋白质的肉类如鸡胸肉、鸭胸肉、鸡蛋、鱼等,减少含糖高水果的比例,特别是香蕉、苹果、荔枝、龙眼等高糖的水果,另外,土豆等碳水化合物也要少吃。
误区三:只吃粗粮杂粮有人坚持一段时间的粗粮饮食,刚开始瘦了,而且肠胃好像也好了,可一旦恢复正常饮食,还是反弹了。
大多数的粗粮不仅含有纤维,同样也含有碳水化合物。单一营养物的摄入,一方面会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多;另一方面不吃肉类和奶蛋类食物,蛋白质的匮乏会让肌肉流失,基础代谢率降低。
因此,营养摄入不能过于单一,均衡的饮食才是硬道理。
误区四:运动后喝饮料“运动后人体的细胞活跃度高,进食欲望增强,吸收更多,运动后马上进食不仅不能减肥,还可能摄入过多。”运动过后该怎么吃,给出以下三点建议:
1.运动后喝白水、淡茶水等不含热量的液体。
2.运动后半小时内尽量不要进食(水除外),不要选择在运动完第一时间即身体最饥饿的情况下进食。
3.运动后大概30~40分钟,进食的欲望降低后,适当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作为加餐,如鸡蛋、牛肉棒、牛奶等。
慢走一个小时或散步对于想要通过运动来减重的朋友可能收效微弱,运动减肥要以一周超过两次、每次一小时、有出汗的运动方式才能消耗掉脂肪,比如快步走、游泳、平板支撑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