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鉴桐梓有这样一件国家级宝贝,好棒

彩虹糖们

今天《宝鉴》栏目为大家推送桐梓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服饰

年6月7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19号),将该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民俗类项目。项目保护传承基地设在桐梓县马鬃苗族乡龙台村。

代表性传承人为马鬃苗族乡苗族农民杨会芝(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桐梓苗族分为红头苗和鸦雀苗两支。红头苗服饰以女装比较突出头戴山丝大檐头帕,上穿对襟开衫,下着蜡染百褶裙和挑花围裙,袖子套挑花袖筒,小腿裹多层桃花绑腿,脚下穿麻布挑花谢。主要饰件有头帕、上衣、袖筒、百褶裙、围裙、腰帕、飘带、绑腿和布鞋。红色是红头苗的代表色,特别是头帕和百褶裙下摆必须是红色,且多是鲜红,红光熠熠。整套着装,兼配蓝、绿、黑、白、紫等颜色,色彩艳丽,洋洋喜气,美丽大方。

上世纪六十年代前,红头苗服饰布料都是用自制的山蚕丝绸和自织的麻布。丝绸主要用于裹头帕,蜡染后的麻布是服饰主料。六十年代后,大多使用新型布料。

红头苗服饰制作校艺,以精湛的手工挑花为特色。

红头苗头帕,鲜红艳丽,是桐梓红头苗的标志。头帕是用山蚕丝带缠盘成大帽状。

百褶裙是用麻布蜡染制成,裙头一般为未染色白布连理,裙身为蜡蓝靛色,裙摆为鲜红色,其间有几行别致的挑花图案和蜡染图案清新悦目。围裙,很像围腰。红头苗腰帕,像一块正方形大手帕,或对折成三角形,系在腋下腰间遗是围裙胶下部分的装饰,左右各一块。

飘带是系在围裙后边的挑花彩带,是围裙的衬托。

红头苗绑腿和布鞋是用蜡染麻布做成,均有挑花,图案简洁,或条形花絮或碎花点缀,自然朴素。

红头苗男装相对简单,头缠白色麻布呈帽状,身穿麻布蜡染藏蓝色长衫,外套蜡染麻布蓝靓马褂,打蜡染绑腿,脚穿麻布鞋。

桐梓另一支苗族是鸦雀苗。鸦雀苗服饰很有特色,女子头上绾髻,缠白头布,外扎挑花头带;上穿对襟敞胸长袖衣,衣襟和衣袖有挑花花纹,领后缀挑花背褡;下穿麻布百褶裙,系挑花青布围裙,围裙边缘用绿色布条滚边,穿布鞋。

鸦雀苗服饰特点主要表现在女装。头帕和百褶裙都是用白色麻布制作,无装饰。上衣和围裙为青布做成,围裙前块,截腰以下部分,除挑花镶边外,其余全是青布本色。

鸦雀苗服饰工艺特点是精美的挑花,集中体现在衣袖、肩裕、衣襟领边和围裙上部、后部腰、镶边上。

生活在桐梓的红头苗和鸦雀苗服饰差别很大,但挑花技法大致相同,都以数三根纱挑一针的技法为主,上下左右一致,所以图案大多呈对称形状。

桐梓苗族服怖图案纹样,大致有几何纹、动物纹和植物纹。儿何纹有十字纹、锯齿纹、水波纹、云纹、雪纹、井字纹等等,这些纹样很适合挑花工艺制作。动物纹是以猪、牛、羊、鸡、鸭、鹅,兔、狗、猫、蜂、蝶、雀、鱼等为参照物,经简化、变形、夸张挑成花样,别有韵味魅力。植物纹多是乡间花草树藤,变形地出现在服饰上。如金银花、吊子花、八角花、桃花、梅花、路边菊、向日葵、瓜藤、野颜、松竹等等。图案纹样元素都来自生活,挑花制作却出自不同的领会和想象。

桐梓苗族服饰制作技艺,以家庭式传承为主。女孩子到十一、一岁,就要、跟着母亲或长辈学习挑花,制作嫁衣。制作一套嫁衣,通常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所以嫁衣极为珍贵。嫁衣只在出嫁、年节或寨里大喜日子才穿,平时就锁进柜子。

苗族没有文字,很珍爱自己的民族服饰,认为是一部“穿在身上的无字史书”。从服饰中可以看到自身民族的生活风貌、风俗习惯、审美意识、图腾崇拜及历史文化。

(娄义顺搜集整理)

更多精彩文章:

■名单来了,一图了解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

■国家的掌舵者人民的领路人!主席,你好!

■昨天,桐梓这64户人集体办了搬家酒,好热闹!

监制:金晶

编辑:赵军杜瑶

制作:杜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artweb.com/jkbk/785318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