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前注意查看标签信息,充分了解保健食品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等信息。
春节临近,许多家庭开始考虑购买保健食品,作为孝敬长辈或走亲访友的礼物。面对市场上众多声称具有“增强免疫力”“助眠安神”“美容养颜”等功效的保健食品,消费者往往感到困惑,不清楚如何辨别真假,不明白哪些人群适合服用。为此,市食安办邀请厦门市保健食品化妆品协会专家组组长周丽娟,为市民提供详细的选购指南。
保健食品是什么
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有特定适宜人群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它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保健食品、药品和普通食品有所不同。虽然保健食品能调节人体某种机能,但其本质仍是食品,不得明示或暗示具有疾病预防或治疗功能。同时,保健食品强调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有规定的每日服用剂量及特定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
一般而言,保健食品可分成两大类:营养素补充剂与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选购时,应查看产品标签标注的功能、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根据自身需求科学选用。
周丽娟说,任何超出其标示范围的功能宣称,特别是“治疗”“防治”,均是虚假夸大宣传,不可信。
消费提醒
保健食品只是一种补充手段不能替代药品
要辨别保健食品的真伪,首先要认准正规专用标志。正规的保健食品,其包装或标签上会见到一个天蓝色的“帽子”型标志,俗称“小蓝帽”或“蓝帽子”。
“小蓝帽”下方有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或备案号,相当于保健食品的“身份证号码”,消费者可以登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在“服务”板块中的“特殊食品信息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