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8岁,在一次聚餐时突然感觉到恶心想吐,周围朋友还嘲笑说:你不会是怀孕了吧?怎么没吃什么就开始恶心了。
患者不以为然,说自己是最近感冒了,不但恶心还时常头晕、乏力、全身酸痛,回去吃些感冒药就好了。
但是患者在吃了感冒药后并没有好转,症状反而加重了,还出现了四肢水肿、尿液呈泡沫样,因为也时常看健康科普文章,所以在看到泡沫尿时患者就害怕起来,到医院检查。
验血时患者的血肌酐微摩尔/升,尿蛋白2+、潜血2+最后被诊断为肾病综合征。
一般验血发现血肌酐>微摩尔/L就能诊断为尿毒症,所以单从患者的检查报告来看,血肌酐高达,这一项就能确定患者就是患上了尿毒症。
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和低白蛋白血症或低蛋白血症为特殊临床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是因为受损的肾小球基底膜对血清蛋白通透性增加引起。
如果肾病综合征的阶段不治疗或引起重视最后会发展成尿毒症,患者虽然是短时间内发病,但是却已经发展到了尿毒症的阶段。
一旦进入尿毒症阶段,患者就只能靠透析来维持了。
患者母亲哭着对医生说:医生他那么年轻,怎么会得这种病?以后他可怎么办才好?
其实对于年轻人来说引发尿毒症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熬夜、憋尿、滥用药物、饮料当水喝等等。
患者是做高空作业工作的,所以憋尿是常有的事,因此也就不奇怪了。
经询问其实早在上半年就已经感觉到不一样,尿的颜色变得很深,而且原来晚上都不怎么起夜,这几个月来一晚上起夜尿尿最多的有5次,以为自己是肾虚,又不好意思去看,只是自己在网上买了老中医自己家秘方做的补肾丸吃,吃了将近2个月,确实尿液变少了,甚至一天都不怎么尿了,觉得效果很好,又买了第二次药,可是医院了。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这些改变说明是肾脏向你发出了求救信号●尿色异常正常的尿液为清亮的淡黄色,如果尿液的颜色发生变化,如变成了咖啡色、深茶色,或者是肉汤、西瓜汁样的颜色,则提示肾脏的问题。●尿量异常人体每天正常的排尿量为ml到ml,如果每天排尿量少于ml则称为少尿,如果多于ml,则为多尿,二者均为异常现象,都要小心,可能是肾脏出了问题。●夜尿异常健康人夜间排尿一般不会超过2次,总量一般少于ml,排除失眠、临睡前大量饮水或进食利尿食物等因素,如果夜间尿量增多,甚至多于白天的尿量,医院去检查。●水肿尿蛋白大量流失或者水负荷过高,人就会出现水肿。如果没有心脏或肝脏的其他问题,水肿就要警惕是不是肾脏的问题。●不明原因的高血压高血压是肾脏疾病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如果年轻人发现高血升压,但是并没有家族史、肥胖等高危因素,就要警惕是不是继发性高血压,就有可能存在肾性高血压。●经常憋尿憋尿不仅容易引起膀胱损伤,尿液长时间滞留在膀胱还易造成细菌繁殖,一旦返流回输尿管和肾脏,其中的有毒物质就会造成肾脏感染,从而引发尿路感染,甚至尿毒症。尿毒症虽然不是癌症,但是也是一种癌症更可怕的疾病,而且患病率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年轻化,根据《中国肾脏疾病年度科学报告》显示,我国慢性肾脏疾病的患病率是10.8%,简单的说就是平均每个人中有将近11个人患肾病,每10个人就会有1个人是肾病患者;其中每10个尿毒症患者中就有4个患者的年龄是10~30岁之间。尿毒症不仅仅是肾脏的问题,尿毒症一旦发生还会危及全身其他各个器官。如会导致消化系统发生炎症甚至溃疡出血、贫血、使皮肤含磷升高导致瘙痒等等。对于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来说,饮食调理是慢性肾病治疗的重要环节,也是最基本和有效的手段。肾病患者如何做好饮食调理1、控制盐的摄入肾病要低盐饮食,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并不是说不吃盐,而是控制钠盐的摄入。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水肿或血压升高明显则应该禁盐。甚至酱油或其它含盐的食物都应该禁止食用。但是如果只是轻微水肿、高血压或者是那些水肿、高血压消退后的患者,可以采取低盐饮食,低盐要求每天钠盐的摄入量在3~5克。2、如何正确饮水轻度肾衰患者,肾脏浓缩功能下降,体内代谢产物需要大量的水分才能从肾脏排出,因此只要没有明显的尿少水肿、心衰、高血压的情况应多喝水。但是如果是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有明显水肿的患者就应该限制水的摄入。3、限制含磷食物磷的主要功能是强化骨骼,因此几乎所有的食物中都含磷。对于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来说,肾脏出现问题无法正常工作时,多余的磷堆积在血液中,会造成高磷血症,会导致皮肤瘙痒和骨骼发生病变。因此对于含磷高的食物如奶制品、汽水、可乐、内脏、干豆、糙米、蛋类、小鱼干等,在烹饪前可以先烫过,这样可以去除部分的磷。4、注意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以及补充足够的热量。-主编-
医院肝胆外科主治医师,广西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中国抗癌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会员。
认证知名健康博主,微博金V博主,腾讯新闻知识官、腾讯较真专家团成员、腾讯抗疫责任担当获得者,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健康真相官”,网易健康最佳新锐。
全网粉丝超万。
单条健康科普微博阅读超千万,全网作品阅读量超10亿次。
长按2秒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