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导:
林毅,首届“全国名中医”,桂派中医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医院乳腺科学术带头人。
开栏语
乳房健康不仅仅是美,是爱,更是生命的源泉。乳房是伟大的,同时也是脆弱的。呵护乳房,关爱女性不仅仅是医学工作者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宣岐黄之道,传杏林之义,从名家医案、专方妙法到养生保健、乳病科普,向你娓娓道来。
在我国多地,流传着妇女产后饮用黄酒或食用黄酒烹饪食物的习俗,其中以客家“姜酒鸡”“酒煮蛋”较为人所熟知。
随着近年来孕产照护行业兴起,“月子餐”“月子酒”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传统观念认为,饮用黄酒或食用黄酒烹饪食物有助于产妇康复、促进乳汁分泌。
但真的是这样吗?
在上期推送《哺乳期也想小酌怡情?宝宝可能不会答应》中,我们分享了哺乳期不宜喝酒的原因。
而在主张产后饮酒的群体中,往往搬出中医的旗帜用以佐证。
比如明代《万病回春·产后》中提到:“妇人产毕,饮热酒、童便共一钟,闭目少坐,上床倚高,立膝仰卧,不时唤醒及以醋涂鼻,或用醋浇炭及烧漆器,更以手从心捍至脐下,使恶露不滞。如此三日,以防血晕、血逆”[1]。
但这其实是断章取义的。
在中医学理论中,酒也是一种中药。
《中药大辞典》和《中华本草》均载其“性味:辛,甘,苦,温,有毒;功能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
但凡中药,尤其是有毒性之品,必须审查求因,辨证准确,方可使用。
中医学认为,产后体质大多呈现多虚多瘀的特点。尤其在古代,产后大出血导致休克等并发症更为常见。
在当时医疗条件下,缺乏强有力的预防和救治手段,而黄酒作为简便易廉的药物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所以《万病回春》中也在末句中强调使用黄酒的目的是“以防血晕、血逆”。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酒精具有升高血压、心率的作用[2],这可能是中医使用黄酒救治产后血晕的机制之一。
随着现代医学发展,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已经明显下降,即使发生也有更加完善的救治方案,使用黄酒升压早已显得不合时宜。
除了治疗产后血晕以外,中医学常借助黄酒通血脉、行药势的功效,用于治疗产后瘀血留滞、恶露不行,如名方“生化汤”中也使用了黄酒。
但此时黄酒往往只是作为药引,在用量严格控制的前提下,加入药物中一并煎煮,在加热的过程中酒精已大量蒸发,人体实际摄入的就更加微乎其微了。
实际上,中医对于产后使用酒类是十分谨慎的。
如宋代《妇人大全良方·产后门》中即强调“一法才产不得与酒,缘酒引血迸入四肢,兼产母脏腑方虚,不禁酒力,热酒入腹,必致昏闷”[3];明代《古今医统大全·胎产须知》提到“产后酒多,恐引迸入四肢,致后日有四肢无力,酸髓之患”[4];清代《胎产指南》更是把产后饮酒列入“乡俗产后十弊”:“毋多食胡椒、艾、酒,血块虽得热流通,新血亦不宁,防崩漏”[5]。清代《回春录·产后痹痛》也提到:“孟英谓:暑令,产妇服生化汤、砂糖、酒,死者甚多”[6],强调了辨证用酒的重要性。
所以用药如用兵,许多中药虽然随手可得,但不宜随意使用,应充分征询医生意见后方可选用。
参考文献
[1]龚延贤.万病回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ZilkensRR,ValerieB,HodgsonJM,etal.Redwineandbeerelevatebloodpressureinnormotensivemen[J].Hypertension,,45(5):~.
[3]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5]单南山.胎产指南·盘珠集胎产症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6]盛增秀.王孟英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供稿:林毅名医工作室文灼彬司徒红林
编辑:王军飞责编:宋莉萍
点一下在看,呵护乳房呵护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