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19日,在重庆同兴医疗废物处理有限公司,处置人员在对装有医疗废物的垃圾桶进行消毒作业。(新华社/图)
将协同处理体系常态化生态环境部反应迅速,1月21日,印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及时、有序、高效、无害化处理疫情医废。1月28日,又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理管理与技术指南(试行)》,各地纷纷行动,对医废的收集、转运、处理加强全流程监控。湖北、广东、四川等各省生态环境厅迅速印发文件,将确保医废应急处理能力之需和确保处理过程中人员安全放在了突出位置。政策措施丰富起来,各地医疗废弃物处理能力也在政府、企业等各方的协同“作战”下逐步增强。“回头来看,应急能力提升有必要,但有了常态化的协同体系,就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措手不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会强对《瞭望东方周刊》说。应急处理体系由“常态化处理体系+应急预案系统”组成。“其中常态化体系是基础,应急预案系统是非常时期的安全保障,它包括常态化处理体系的预留能力、社会各方资源在非常时期的协同能力,如垃圾焚烧厂、水泥厂等的应急协同处理,临时性的应急处理设备设施,区域统筹的应急处理系统等。”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董事长张益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应将医废处理纳入城市环境规划整体布局,在科学化、系统化的城市应急管理和生态环境安全体系中相互配合发挥作用。”年3月4日,在武汉市青山区云峰公司,工作人员在搬运医疗废弃物周转箱。(新华社/图)
提高城市医废处理弹医院装好箱的医废搬上车之前,先进行喷雾消毒,上车后再对车厢内外分别消毒,到达处理厂后,过磅得出准确数量,医废进入回转窑焚烧,焚烧后的残渣作为固体废物运到垃圾场填埋。这是医疗废弃物从收集、运输到处理的全过程。现在全过程都可以在移动式医废处理方舱里完成。3月11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航天移动式医医院江南院区正式启动。方舱由柴油机供电,采用高温蒸煮工艺对疫情医废、突发性灾害产生的医废、日常医废进行应急处理。单台装置可以实现日处理2.8吨医废。“方舱自带柴油发电机,不需电源,哪里需要车子可以直接开到哪里,应急处理效率高。疫情结束之后就可以再用小型车辆把它运到周边的卫生所,为社区卫生站服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神禾(北京)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舒小明说。大量的医废属危险废物,不宜长途运输。因此,除了以地级市为单位建设医废集中处理设施外,建设一批就地就近的小型非焚烧处理设施,作为集中设施的合理补充显得十分重要。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环境工程部主任孙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集中处理设施基础上,可以新增布局一些分散的、小型就地的医废处理设施,适当提高城市医废处理的弹性。”孙宁认为,每个地市在常态下就应该制定突发情况下的应急管理预案和应急处理设施清单,确定好清单中每个设施的位置、应急情况下需要进行的设施调整和改造需求、需要的各种应急储备物质以及备选的供货生产企业等,将这些内容纳入到应急预案中。各方努力下,截至年3月14日,全国医废处理能力为每天.8吨,相比疫情前的每天.8吨,增加了23.6%。其中,湖北省处理能力从疫情前的每天吨提高到了.4吨;武汉市处理能力从疫情前的每天50吨提高到了.6吨。赵群英介绍,这个能力增加,主要来自移动设备和危险废物焚烧设施协同处理增加。抗疫与环保双赢在清运医疗废弃物过程中,环卫工人是首当其中易受感染的人群。“环卫工人的感染途径区别于医护人员的飞沫传播,多为接触传播。所以防护服对他们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王维平说。但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正值春节假期,医院医院都面临物资、耗材紧缺的难题。所有防护服首先供应一线医护人员,而疫情防护的第二战场——社区、防疫关卡,则面临防护物资严重短缺的局面。在产能没赶上之前,国内多家企业的创新做法发挥了防疫作用。有的企业采用再生聚酯纤维的安全环保材质,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非医用防护服,用于非医疗场合的常规防护。每件防护服的用料相当于26个废弃饮料瓶回收再生而成。据介绍,非医用防护服与医用级防护服的生产工艺及产品用料都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未进行阻燃处理以及环氧乙烷灭菌处理,不能达到医用标准。适合各类防疫检查关卡、单位企业、大型公共场所等地使用,也可在药房、挂号室、医院等场合供保洁等工作人员使用。“全国大量的一次性防护物资的消耗必将为环境问题带来新的考验,如何在尽量减轻环境负担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增加新冠肺炎阻击战的耗材供给,是我国再生资源利用行业共同的命题与挑战。”抱朴再生创始人刘学颂对《瞭望东方周刊》说。抱朴再生非医用防护服抗击疫情与环境保护,可以实现双赢。日本在年实行垃圾容器登记制度,可回收医疗垃圾的处理程序越来越方便。比如一次性针头,回收公司医院,容器满了以后回收公司拉走运到工厂,用度高温将针头熔成钢水,再制造成钢管等产品。从医疗耗材的生产到医废精细化处理,循环经济或将在卫生领域的社会治理层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总监制:陈良杰
监制:夏宇
编辑:顾佳贇
制作:张静、万宏蕾、周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