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整治养老诈骗
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近年来,
随着我国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注重养生和保健。
不法分子瞄准了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
打着“保健养生”的旗号,
通过上门推销、组织活动、
虚假宣传夸大保健品功效等方式,
诱导和欺骗老年人购买保健品,
致使老年人钱财受损!
真实
案例
“老年人协会”卖假药
10名“养生专家”获刑!
上海曾破获贩卖所谓“保健品”进行诈骗的养老诈骗案,涉案金额达万余元。
诈骗团伙组成10人团体,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
整个团体分工严密,有人发放信息、培训话术、沟通发货;有人负责话务员招募、管理及相关售后、回访工作;其余的人负责以“专家”身份海量拨打诈骗电话。
骗子们自称“中国老年协会”的“名医”、“专家”和“工作人员”,利用医疗专家“免费坐诊”“免费体检”等名义,免费接送老年人参加“健康讲座”借机推销保健品,虚报检查、体检结果,故意夸大老年人疾病严重程度取得信任。
然后向老人们兜售虚抬高价、虚构功效的保健品,再以货到付款方式骗取钱财。
最后,法院依法判决,对该诈骗团伙分别处以三至十一年的有期徒刑。
识破
骗局
谨记套路,识别陷阱!
近年来,
养老诈骗层出不穷、花样翻新,
以高价售卖保健品进行诈骗
是养老诈骗最常见的犯罪手段之一,
此类犯罪一般有固定的实施流程。
请谨记识别!
01
健康讲座
前期,业务员通过发传单等方式联系老人,以领取礼品等名义吸引老人定期参加“健康讲座”。
举办讲座当天,由假冒的医疗专家在现场推销产品,谎称售卖产品为可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老年人常见疾病的特效药,实际上所谓的特效药成分仅为蔗糖、蜂蜜、植物提取物、水等,并无任何治疗效果。
02
贴“心”服务送货上门
讲座现场有专门的财务人员负责收款,备有pos机供老人刷卡,若遇到老人忘带钱的情况还会有业务员以帮忙送货上门的名义跟老人回家取钱。
03
分工明确作案无声
此类诈骗犯罪人员众多,分工明确,专门针对有一定经济能力,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