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天气不再炎热,很多人都想在这个温度适宜的季节健健身,但却不知道该做什么样的运动最适宜,医院为您指点秋季的运动方式应该如何选择,秋季健身又有哪“四防”。
爬山
爬山可以使肺通气量、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环加速,脑血流量增加,对哮喘等疾病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并能降低血糖,增高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
但是爬山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爬山速度要缓慢,上下山时可通过增减衣服达到适应空气温度的目的。高血压、冠心病等老年病、慢性病患者,更要量力而行,运动适度。
游泳
秋季的自然水温多在5℃~20℃之间,秋季的冷水泳能对神经系统起到明显的刺激作用。
首先,秋季冷水泳可加强神经的兴奋功能,使得洗浴后精神爽快,头脑清晰。
第二,冷水泳可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被称作是“血管体操”。
第三,冷水泳还有助于消化功能的增强,对慢性胃炎、胃下垂、便秘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秋季游泳,最好控制在45~60分钟内,不要超过两个小时。下水前,可适当涂些松节油或者凡士林来保护关节。游3分钟休息1分钟,再游3分钟休息1分钟,进行两组这样的运动后仍不觉疲乏,就可以接着再游5分钟休息2分钟,保持一个循环运动。
慢跑
慢跑也是一项很理想的秋季运动项目,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功能,改善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减轻脑动脉硬化,使大脑能正常地工作。跑步还能有效地刺激代谢,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减肥健美。
对于老年人来说,跑步能大大减少由于不运动引起的肌肉萎缩及肥胖症;减少心肺功能衰老的现象;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动脉硬化,有助于延年益寿。近来,科学家还发现,坚持慢跑者得癌症的机会比较少。
骑自行车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骑自行车和跑步、游泳一样,是一种最能改善人们心肺功能的耐力性锻炼,更有益于身心愉悦。
打羽毛球
秋季天气温度适宜,不冷不热,是非常适合羽毛球运动的季节。
青少年可作为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机能的有效手段进行锻炼,运动量宜为中强度,活动时间以40~50分钟为宜。老年人和体弱者可作为保健康复的方法进行锻炼,运动量宜较小,活动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达到出出汗、弯弯腰、舒展关节的目的。此外,打太极、练瑜伽、打乒乓球等也都适合秋季运动。
专家提醒:
秋季健身有“四防”
1.防运动损伤:
锻炼前若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会引起关节韧带拉伤、肌肉拉伤等,准备活动的时间和内容可因人而异,一般以做到身体发热为宜。
2.防受凉感冒:
秋日清晨气温低,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锻炼时不宜一下脱得太多,应待身体发热后,方可脱下过多的衣服。锻炼后切忌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着凉。
3.防运动过度:
秋天是锻炼的好季节,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4.防秋燥:
秋天气候干燥,温度较低,是肝气偏旺、肝气偏衰的季节,易引起咽喉干燥、口舌少津、嘴唇干裂、鼻出血、便秘等。对于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运动后还要多喝开水,如运动时出汗过多,可在开水中加少量食盐,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