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标题为“保健食品标准体系建设刻不容缓”的文章在保健行业内热传。从标题看,这应该是对保健行业重磅观点和专业评论,可是看完之后,而读完之后,我的感觉是,文不对题,胡说八道。
文章大概的表达了四个方面内容,一、什么是保健品(官方复制原文);二、保健食品消费市场增长(只说了现象,没有分析原因);三、保健食品存在问题;四、呼吁从法规、审批、监管、宣传方面推动保健食品行业健康发展,也只是喊了口号,没有具体方法。
整篇文章观点错误,比如:“保健功能声称是区分使用相同原料的普通食品、保健食品以及药品的唯一依据。”简直是胡扯,更大的问题是说保健食品缺标准。
保健食品缺标准吗?作为记者,如此不负责任!
¥1保健食品稽查全国食品药品监管人员教育培训规划教材(稽查类)疗效食品标准管理行政执法实践科学出版社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26.35购买中国保健食品标准系统非常完备,其制定和执行均经过严格把关,旨在确保国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首先,中国的食品药品监管局(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国家层面负责卫生监管工作。该机构负责食品和保健品市场的监管和管理,包括保健品标准的制定和审核等职责。其中,该机构的监管覆盖面非常广泛,不仅制定了严格的食品和保健品标准,同时对所有产品进行了审查和监控。这样的庞大组织架构和强有力的管理能力使得中国的保健品和食品产业从根本上得到了保障。其次,中国的保健品标准制定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该制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历经多年的实践后在国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目前,中国的保健品标准包括了各种保健品的品质、结构、安全性、有效性和生产规范等多个方面,并与国际标准接轨。相信有这样一个完整并合理的标准体系,可以有效地指导保健品企业的合规经营,并保证消费者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最后,中国的食品保健品行业存在着严格的执法部门。这些部门不仅定期开展各种执法检查和监控活动,而且保健品厂商也会被要求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和标准。在违规问题发生时,这些执法部门将会对违规企业予以处罚,确保市场上售卖的所有食品和保健品都符合国家的标准和法规。
总之,中国保健品食品标准系统确实非常系统、完备,其制定和执行严格把关。正基于这些方面,许多中国的保健品品牌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我们相信在中国监管范畴内,“美味”和“健康”两者不是矛盾体,二者可以相得益彰,为人们带来好的身体和良好的生活质量。
这篇除了空话就是胡说的文章,竟然受到热捧,而且还在中国经济网、中国食品安全网转发!
当前,保健食品行业,正在处在从遵纪守法走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时期,保健食品消费,也正处在从让公众期待走向让公众信任的成长期。在这个时候,保健食品不仅需要加油鼓劲的宣传,更需要务实落地的声音。认准行业的需求和消费的诉求,表达靠谱对路的观点,才是对于保健食品宣传的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