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是保健品养老骗局,这次又打上房子的主

年度律政大剧《黑色灯塔》中

老人被“保健品”推销员骗去几万

还说“他们特别好”

热播剧《我的小确幸》中

重病老人执意用养老钱买“治疗床”

直到骗子被警察带走才幡然醒悟

这些影视情节都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老年人有钱又有闲,却因分辨能力较弱,被一些不法分子趁机盯上,进而掉进陷阱,损失惨重。这类保健品骗局、养老骗局、装熟人借钱骗局,我们之前都有介绍过。

保本付息回报高,更能优先入住养老院?很多老人已中招!

警惕!这种骗局专挑独自在家的老人下手

现在,骗子盯上了老人名下的房产。近日,下城法院审结的一起诈骗案中,受害人林老太太在面对投资1万、获利3千的高利息时心动了,为此不惜把家里的房子抵押出去借款,再拿借来的钱去放贷,岂知这一切从头开始就是一场骗局。

“好友”带来“致富经”

林老太今年70多岁,早已退休,爱好旅游的他,在年的一次旅行中,认识了比自己小12岁的小张。二人相谈甚欢,十分投缘,旅行还没结束,就互换了联系方式。回到杭州后,林老太和小张经常联系,时不时还串个门。

有一天,小张跟林老太说他这里有赚钱的渠道:“投资1万,一个月能拿块的利息呢,这么好的机会可千万别错过了。”林老太开始有点半信半疑,拗不过小张的软磨硬泡,拿出1万元给小张去“投资”。没想到一个月后,小张还真给了林老太元的利息。“投资”几回都能拿到利息后,林老太愈发信任小张了。

致富“援手”变“黑手”

这些利息喂大了林老太的胆子,同时也喂大了小张的胃口。年5月,小张给林老太出了个主意,让他把名下一套房子办理抵押借款,借来的钱拿去“投资”,赚取的利息更加可观。此时的林老太已经对小张深信不疑,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在小张的安排下,林老太顺利与出借人小赵签订借款合同,办理了房屋抵押登记手续,并收到了小赵转来的借款万元。办完全部手续后,林老太将其中万元给了小张,自己回家等着收利息。

原本以为,从此有了稳定的“投资”收入,可是林老太的“美梦”很快变成了“噩梦”。原来,小张是个惯犯,十多年前就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出狱后,他没有收入,还染上了赌博恶习,便打起了“好友”林老太的主意。

小张从林老太这里拿到万元后,给了林老太5.5万元作为“投资”利息,向出借人小赵支付了抵押借款利息10万余元,剩余的钱全部拿去赌博、消费,挥霍光了。

骗局曝光终落“法网”

收到小张支付的首期利息5.5万元后,林老太再没收到过任何利息。心急之下,他多次找小张讨要,但小张总采用“拖”字诀,声称把钱交给别人去投资了,始终未能继续支付利息。半年后,林老太在小赵处的抵押借款已经到期,而此时的小张已经失联,他说半年后向林老太还钱还房子的承诺也没有兑现。

这时,林老太才恍然大悟,原来高息“投资”渠道不过是个陷阱,他连忙报警求助。不久后,小张在下城区某小区内被公安机关抓获。

下城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张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13万元,向被害人林某退赔违法所得。

法官提醒

由于老年人防范意识较弱、识别能力较低,加上亲人不在身边,没有正确的引导,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投资”骗局屡见不鲜,例如高息回报、以房养老、收藏品投资等等,不少老年人在没有深入了解的情况下,便被宣传的“高收益”所打动,一脚踩入坑中,最终损失惨重。

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份防骗“秘籍”请广大老年朋友收好:

防骗秘籍

保持头脑清醒,不要轻信他人;

增加信息来源,保持知识更新;

多留几个心眼,远离可疑分子

不要贪图小利,防止利令智昏;

办事找正规渠道,避免掉进陷阱。

在此要告诫不法分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触碰法律底线终将受到法律制裁。也要提醒大家,子女的缺位,才让骗子有空可钻,工作之余,多和父母聊聊天通通话,说说身边发生的诈骗案例,只有让老年人对社会热点事件了解多了,才能提高对骗局的警惕性。

来源: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法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artweb.com/jkys/785364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