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夏天不生病,这些养生知识要谨记

夏季小心阳虚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阳虚呢?现在告诉大家阳虚的人都有哪些症状:怕冷,不敢吃凉的或腹部受寒腹胀,腹泻、腹痛,不易消化,周身倦怠,乏力,头晕,大便不成形或大便粘腻,舌体大,舌苔厚腻,女性还会出现痛经月经不调月经量少、失眠等。

养心养脾也养肾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句话讲的是我们要注意养生,预防疾病非常重要。

夏季在五行属心,立夏节气常常衣单被薄,即使体健之人也要谨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轻易运用发汗之剂,以免汗多伤心。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气血瘀滞,以防心脏病的发作。故立夏之季,情宜开怀,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清晨可食葱头少许,晚饭宜饮红酒少量,以畅通气血。具体到膳食调养中,我们应以低脂、低盐、多维、清淡为主。

  阳虚的人平时多注意饮食调节,给大家出一个扶阳,调补脾胃验方:

  生姜30g,大枣5个,红糖适量,陈皮10g,山药10g,可以煮汤加入也可以煎水代茶饮。此方可以长期服用。

  针对长期脚凉的人还有一个泡脚方:

  艾叶15g,生姜30g,花椒15g,羊火叶15g,以上四位药加水适量大火煎15分钟,等水温之后泡脚30分钟。

  另外介绍几个夏季养生的穴位:

  中脘,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可以按压也可以艾灸,起到调理脾胃的作用。

夏季养生四大原则

1清饮食

立夏时节,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而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饮食应以低脂、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蔬菜、粗粮以及鱼、鸡肉、豆类、小米、山楂、杨梅、香瓜等。少食动物内脏、肥肉、含盐量偏高的食物。白天宜食葱姜少许,以养阳气。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吃葱姜有助于人体阳气生发,符合中医“春夏养阳”的观点。晚饭宜食粥并可少量饮酒。立夏后人体阳气渐趋于外,新陈代谢旺盛,汗出较多,气随津散,人体阳气和津液易损,夜晚食粥,既可生津止渴,又可养护脾胃。另外,晚饭还可少饮葡萄酒等,可畅通气血,助睡眠。

2慢运动

立夏以后气温渐升,易出汗,汗为心之液,若此时再剧烈运动,容易造成机体缺水,故应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并在运动后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

3慎起居

《黄帝内经》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立夏以后气候变化比较显著,应晚睡早起,以顺应阴阳变化。同时,立夏后人们应养成午睡的习惯。有研究表明,午睡可以预防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多种心脏类疾病的发生。 

4调情志

立夏时节天气渐热,“暑易伤心”,高温天气易使人“心躁”。因此,应戒怒戒躁,保持神清气和、心情舒畅,通泄自如,以免伤心、伤身、伤神。平时可做鱼腥草拌莴笋、桂圆粥等清心药膳。

立夏气温逐渐升高,大家要注意少做剧烈运动,养成午睡习惯、清淡饮食,保持心情舒畅,养好心。养心多吃六种红色食物

夏季养心,红色食物最适当。从阴阳五行来说,红为火,入心,补气补血,道出了古人在夏季用红色养心的奥秘。

红枣

现代营养研究其含有的环磷酸腺,可以扩张血管,增强心肌收缩力,能使血中含氧量迅速增强,这样供给心脏的氧气也会随之增加,加速新陈代谢!同时改善心肌营养,对于保养心脏十分有益。

番茄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a,能增强人的体力和缓解因工作生活压力造成的疲劳。尤其是番茄红素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

胡萝卜

能与血液中的汞离子结合,有效降低血液中汞离子浓度,防止剧毒的汞离子随血液进入心脏,也是很有效的护心食物。

樱桃

目前被所有营养组织公认的具有超强“祛除人体毒素及不洁体液”的水果!樱桃含铁量很高,能促进血红蛋白再生,提高人体免疫力。

红豆

夏日多吃红豆,可缓解夏天出现的口渴烦躁等症,尤其是在正午时分,是“心火”最旺之时,容易出现心烦易怒,因此这个阶段,避免心火过亢,食用赤小豆最适宜不过了。

葡萄柚

果肉粉红柔嫩,多汁爽口,味道有些偏苦,但正符合了心脏喜欢的食物的特征。同时葡萄柚含有钾,却不含钠,称的上是维护心血管的最佳水果。

立夏养心要多吃红色食物,红色食品还包括红辣椒、西瓜、山楂、草莓、红薯、红苹果等吗,日常不妨多食用。









































北京哪家医院看皮肤病白癜风最好
怎样医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artweb.com/jkys/785280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