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年三伏天:
具体时间是:
年7月14日~年7月23日为初伏10天
年7月24日~年8月12日为中伏20天
年8月13日~年8月22日为末伏10天
年三伏天:
具体时间是:
年7月18日~7月27日为初伏10天
年7月28日~8月6日为中伏10天
年8月7日~8月16日为末伏10天
年三伏天:
具体时间是:
年7月13日~年7月22日为初伏10天
年7月23日~年8月11日为中伏20天
年8月12日~年8月21日为末伏10天
年三伏天:
具体时间:
年7月18日~年7月27日为初伏10天
年7月28日~年8月6日为中伏10天
年8月7日~年8月16日为末伏10天
年三伏天:
具体时间:
年7月13日~年7月22日为初伏10天
年7月23日~年8月11日为中伏20天
年8月12日~年8月21日为末伏10天
年三伏天:
具体时间:
年7月17日~年7月26日为初伏10天
年7月27日~年8月15日为中伏20天
年8月16日~年8月25日为末伏10天
年三伏天:
具体时间:
年7月12日~年7月21日为初伏10天
年7月22日~年8月10日为中伏20天
年8月11日~年8月20日为末伏10天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人体容易感到不适,且人们在这个时期还易“情绪中暑”,在此专家建议在三伏时期不妨多吃“三薯”来养生。
马铃薯:防情绪中暑
马铃薯含有维生素C,而且发热量高。“情绪中暑”的人,最容易受到抑郁、灰心丧气、不安等负面情绪的困扰。马铃薯可以帮你补充维生素A和C,代替由于过多食用肉类而引起的食物酸碱度失衡,让你远离坏情绪。(北京看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贵州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