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务奖励表刷爆家长圈,这样鼓励孩子做家

小v说

让孩子做家务给钱,本意是想用这个办法培养他的财商,但这样的培养方式是对的吗?家长究竟该不该用金钱奖励鼓励孩子做家务呢?今天就让小v带您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想知道孩子的真实英语水平?戳这里

点击免费领取元1对1外教课

点这里免费听教育大咖公开课

前几天去朋友家,发现朋友家里一个很特别的规定。

从进门开始,就看到他家七岁的孩子在忙前忙后,又是烧水又是拖地的,几乎把家务活都承包了。

朋友还冲儿子喊着:“拖完地记得把垃圾倒了!”

同样作为老母亲,我心里满是羡慕啊,这哪是儿子,这就是懂事小天使啊!!!

过了会小家伙倒完垃圾跑过来,伸开手掌看着朋友,小脸蛋上带着一副骄傲的表情。

“拖地2元,收拾玩具2元,倒垃圾1元,总共5元。”

朋友赶紧拿出5元放在孩子手里,孩子就跑开了,过了会朋友喊着:“宝贝,帮我把靠枕拿过来。”

结果小孩子却跑来问了一句:“拿靠枕多少奖励?”

朋友听了愣住了,有些愠怒的跟孩子说:“你这是帮妈妈拿东西,怎么还能要奖励。”

“没奖励就不干”。

结果孩子头一扭,直接回屋了,留下朋友一脸的无奈。

孩子这么小就这么利益化,这不是帮孩子,是害孩子啊!!

用利益去引诱孩子做家务,换来的结果就是,孩子无法脱离利益的关系,认为所有的事物都能与利益对等。

近些年来,培养孩子对做家务的养成,慢慢的开始走进每一个家庭,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把教会孩子做家务当成孩子成长中的一步。

而很多家长都会用“家务换取奖励”的方法鼓动孩子去做家务,这个方法也受到很多人的推荐。但其实让孩子“做家务换取奖励”并不会给孩子带来应得的好处,并且还会影响到孩子。

家务换取奖励,会过早给孩子树立利益观念

孩子在做家务后获取奖励成习惯了以后,会在潜意识里认定,“做家务就能换取好处”,而相反其他事物就不能换取好处。逐渐的,孩子会变得“择优选择”,就是只选择让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事情去做,从而变得利益化。

以前在做家务换奖励刚施行起来的时候,我们班里就有很多的家长开始效仿。

结果有一次轮到班级里一个小男孩做值日的时候,小男孩却罢工了。

跑来跟我说:“老师,我浇花一次3元钱,扫地4元钱。”说完伸出小手示意我。

后来这名小男孩还在班级里列了一份价钱表,上面写着:

“扫地4元、帮老师送作业2元、收班级作业2元、给老师传话1元。”

让人哭笑不得,但是玩笑过后,不得不让人深思,孩子过早的去形成如此利益的观念,无疑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孩子的心灵和对世界的认知都是幼小的,更应该学习到的是善良与帮助,而不是如何讨要更多的利益。

家务换取奖励,会逐渐扼杀孩子的责任感

有一次在跟楼下一个孩子妈妈聊天的时候,孩子妈妈跟我说了这么一件事。

孩子平常在家做家务一直给予奖励,奖励不多,孩子却也很积极。但最近看孩子养成了好习惯,就慢慢的取消了做家务的奖励,结果孩子就出了问题。

奖励制一取消以后,孩子竟然什么也不愿意干了,甚至有一次只是让孩子去把自己的被子叠好,孩子竟然很生气的说:“连奖励都没有,我不叠!”

这位妈妈也是大发雷霆,痛斥孩子:“这是你自己的责任!”

教育家阿米曾经说过一句话:“成长的意义就是能负担起自己的责任。”

我们让孩子学会做家务,习惯做家务,无非也是希望孩子能早点成长,早点懂得责任得意义。但是用金钱去诱惑着孩子去做家务,反而会适得其反。

孩子在完成家务后,得不到相应的夸奖,反而会因为获得奖励而满足,会让孩子认为,做家务不是自己的责任,而是获取奖励的一种途径。

而当奖励制度一取消,孩子就会放弃这个已经无法换取奖励的家务,甚至会产生对比,认为以前做家务就有奖励,现在就没有,那我为什么还要做?甚至产生排斥。

家务换取奖励,孩子的价值观容易扭曲

大多数的家长在对孩子作奖励时,都未考虑到一个问题,后来这个问题被一位家长在一名老师的演讲上问道:这些奖励,会不会影响到孩子的价值观?

答案是:“一定会!”

大部分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积极地参与进家务中,可所谓是下了重金。

曾经朋友圈一位家长的家务奖励表就火了很长一阵,上面列着:

扫地5元

擦桌子8元

收拾碗筷5元

浇花3元

楼下倒垃圾10元

这些本该是属于孩子自己随手完成的责任,却被家长标上了昂贵的佣金。

而这也让孩子,一天中多做一下家务活,轻轻松松就能赚够几十到百。

“不就是30块钱吗?我扫两次地就能赚到!”

这是班里一位小男孩,在弄坏别的同学的书包以后说的话。

我在跟家长私下聊得时候,他的爸爸告诉我,给孩子奖励比较高,是为了吸引孩子,让孩子能够爱上做家务,没想到反倒让孩子变得不懂得珍惜钱财,认为钱财来得太过容易。

记得《家有儿女》中就有一集,刘星想要更多的零用钱,就直接把想法放在了做家务的奖励上,最多的那一次,他一天刷了10次锅。

而在现在,父母对孩子的宠爱和高昂的家务奖励,10次差不多能让孩子赚够元。

可真正的元要怎么赚到,或许是父母一天的劳累,也可能是那些工人们暴晒下的两天力气活,而不是轻轻松松的几次家务。

让孩子爱上家务,还要抓住这几点!

其实家长想培养孩子对家务的热爱和习惯,只需要捉住这几点!

1

给孩子征服欲,增强孩子的责任感

曾经有一位学者说过,“如果你想让一个孩子学会坐船,你不能去教他坐船,而是让他对大海充满好奇。”

面对家务,首先要让孩子充满征服欲望,这时候家长就可以适当的鼓励和夸赞,比如说

“这些这么简单,你一定可以的。”

“你那么聪明,这些家务对你来说就是小菜一碟。”

“你一定可以搞定他!”

诸如此话,不仅能让孩子充满征服欲望,更有干劲,还能让孩子在完成这次的家务后,充满满足感和骄傲。

2

父母以身作则,带领孩子做好第一步

最开始父母对于孩子做家务的态度,才是决定孩子是否愿意把家务活当成自己的。

首要的就是要采取引导,而不是命令或者是诱惑。

而引导的最好办法,就是父母以身作则,亲自带领孩子,为孩子做好榜样。

刚开始的家务,可以父母带领孩子一起做,并在做的过程中带领孩子做一些小游戏,让孩子认为做家务是充满乐趣的,下次放孩子自己一人去做时,孩子也不会排斥。

3

让孩子明白家务是生活的一部分

想让孩子把做家务当成习惯,首要的就是要让孩子理解做家务的重要。

除了孩子,很多父母对于家务也是两天打鱼三天晒网,衣服多攒两天再洗,地推到明天再拖,孩子看在眼里,自然也不会认为做家务是每天都要进行的事,也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最好的做法是,在家中做一份家务排班,让孩子也参与到其中,每天接力不断,孩子自然认识到家务的重要,以后没有了排班,做家务也成为孩子每天的习惯。

一直以来,家务在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路上,变得越来越重要。也开始出现很多的方法,去教会孩子,诱导孩子做家务。但我们往往忽略了教会孩子做家务的根本,是为了养成孩子的动手能力,最重要的是能让孩子懂得责任。

懂得责任,赋有动手能力,才能坚定步伐,越走越稳,父母也才敢于放手。

作者简介

vipJr特约作者:夏西,停不下笔的幼稚园老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文章归vipJr所有,

欢迎转载至朋友圈。

小v送福利

在留言区分享你的观点

截止到12月12日18:00,

留言点赞数第一名,

可获得vipJr定制公仔1个

快来参与吧!

(为鼓励更多粉丝参与互动,

每个







































治白癜风天津哪家医院好
北京公立看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artweb.com/jkbk/785310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