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3,.5,56.2,.1,42.5z"fill="rgb(,,)"> 加强疾病预防 保障幼儿健康 疾病预防守护健康 一、常见传染性疾病; 二、幼儿园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原则; 三、如何预防儿童意外伤害? 为防止幼儿园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教师的急救知识技能,年5月7日南宁市青秀区江蕾幼儿园邀请了竹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傅剑羽副主任医师,为我园教职员工开展了《春季学期传染病预防》和《儿童意外事故预防与处理》的培训,通过学习提高大家对传染病的认知以及对儿童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 C.5,.3,.5,56.2,.1,42.5z"fill="rgb(,,)"> 一、常见传染性疾病 培训会上,傅剑羽副主任首先着重对常见传染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诺如病毒肠炎、食物中毒等几大类传染病的疑似症状、传播途径及日常预防措施做了详细介绍,老师们认真聆听,将重点记在纸上,印在心里。 01 流行性感冒 典型流感起病急: ⊙潜伏期为数小时~4天,一般为1~2天;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一般持续2~3天;全身中毒症状重,如乏力、头痛、头晕、全身酸痛;持续时间长,体温正常后乏力等症状可持续1~2周;呼吸道卡它症状轻微,常有咽痛,少数有鼻塞、流涕等。 ⊙少数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 ⊙有少数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老人、婴幼儿、有心肺疾病患者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患流感后可发展为肺炎。 02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列入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进行报告管理。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手足口病常出现暴发或流行。 03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 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 ⊙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 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 04 水痘 ⊙典型水痘: 皮疹出现前24小时可呈现前驱症状如低热、不适、厌食等,亦可见猩红热样或麻疹样前驱疹,但很快消失,幼儿常无前驱期。 ⊙皮疹特点: ①分批出现红色斑疹或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卵圆型泪滴状小水疱,周围有红晕,无脐眼,经24小时水疱内容物变为浑浊,水疱易破溃,疱疹持续3~4天,然后从中心开始干缩,迅速结痂,在疾病高峰期可见到丘疹、新旧水疱和结痂同时存在; ②皮疹分布呈向心性,集中在皮肤受压或易受刺激处,开始为躯干,以后至面部、头皮,四肢远端较少,瘙痒感重; ③粘膜皮疹可出现在口腔结膜、生殖器等处易破溃形成浅溃疡。 05 风疹 ⊙风疹: 由风疹病毒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潜伏期10-23天,风疹传染性不如麻疹,症状比麻疹轻。 ⊙主要表现: 发热、出疹、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病程短。皮疹特点为小的淡红色斑丘疹,先面部而后颈部,再躯干后四肢,通常24小时全身疹子出齐,2-5天疹退,不留色素。出疹严重者热度一般为38℃左右,疹退后热退,有耳后、枕部、颈下和颈部淋巴结肿大。 06 麻疹 ⊙麻疹: 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等。 ⊙临床表现: 有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和恢复期。 潜伏期:7-21天,平均为10-14天。 前驱期:2-4天,发热、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结膜炎等,此期后期可见到颊粘膜周围有红晕的0.5-1mm灰白色小点,称柯氏斑,是早期诊断麻疹的标志。 出疹期:多在发热4-5天后出现,持续2-5日不等,皮疹为玫瑰色丘疹,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逐渐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出疹时体温达到高峰,皮疹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 恢复期:皮疹色变暗,有色素沉着及糠皮样脱落。如不出现并发症,病情自愈。 07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近30年来世界暴发流行的一种新型急性病毒性眼病。它的病原体是新型肠道病毒70型(EV70)或柯萨奇病毒A24型变种(Cox24v)引起的。 08 诺如病毒肠炎 ⊙诺如病毒肠炎: 通常发生在托幼机构或学校,但假期期间,旅行团、游轮、度假中心也常有疫情发生。 ⊙诺如病毒途径感染: 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触摸被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后将手指放入口中、接触病毒感染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和生食的蔬果类也是引起感染的常见食品。 ⊙诺如病毒肠炎最常见临床症状: 为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多数患者症状持续2-3天后恢复。极少数病例可发生重症甚至死亡。发生重症的高危人群为高龄老人和低龄儿童。 09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 是指细菌及其毒素、自然毒物、化学物质等对人体有害的东西,混杂在食品中进入人体所引起的疾病。在这类病人中,因各种病菌感染所引起的食物中毒占大多数,它们又分为感染型和毒素型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易发生的情况: 通常进餐后短时间内急性发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腹痛以上、中腹部持续或者阵发性绞痛多见,呕吐物多为进食之食物;常先吐后泻。 ⊙感染型食物中毒: 感染型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有肠炎弧菌、弯曲杆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一旦细菌进入人体,繁殖到一定数量后,导致人体发病,潜伏期为12—24小时,也有3天后发病的。其症状为摄氏38度以上的体温,伴有腹痛、腹泻和呕吐等; ⊙毒素型食物中毒: 毒素型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有葡萄球菌、肉毒杆菌毒素等,是这些细菌在食物中繁殖产生的毒素,然后进入人体而发病。其潜伏期为3—4小时,个别人在12小时内发病。这类病人常常没有发热的症状,但腹痛、腹泻和呕吐是共性的。其中,肉毒杆菌还会引发神经和肌肉麻痹的症状。 10 其它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 广义系指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引起之腹泻,这里仅指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这组疾病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其流行面广,发病率高,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 ⊙病毒性腹泻: 在感染性腹泻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其病原体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小圆病毒、杯状病毒等,目前在国内病毒性腹泻中检出的主要病原体是轮状病毒。 11 其他传染性疾病 ⊙除上述十种传染病外,新冠肺炎、肺结核、甲型肝炎、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也是幼儿园常见传染性病。 二、幼儿园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在培训会上,傅剑羽副主任针对诺如病毒、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图文并茂的从传播途径、临床表现、预防措施等多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之后,针对幼儿园传染性疾病的特点,对我园传染病防控也做了专业的指导和要求。 01 幼儿园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幼儿园传染病极易发生: 幼儿园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几十个幼儿集中在教室里,整天在一起生活学习,相互之间密切接触;如果卫生设施不好,卫生制度不健全,卫生习惯不好,这就具备了传染病在幼儿园里发生与流行的条件,使幼儿成为传染病高发的人群。 ⊙幼儿园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幼儿园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组成人群,幼儿每天从四面八方,一家一户汇集到幼儿园里来,又从每个幼儿园分散到千家万户去,传染源从社会的每个角落进入幼儿园,又从幼儿园分散到每个家庭和社会上的各个角落,所以说幼儿园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幼儿园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而流行的强度大小则取决于传染源的多少,易感者的密度,传播途径实现机率的大小。由于幼儿园易感者密度高,传染源又容易进入幼儿园,所以幼儿园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幼儿园传染病的季节性变化: 幼儿园传染病的流行与社会上传染病的流行一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春季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夏秋季则以肠道传染病为主。除此之外,幼儿园传染病的发生还与幼儿园寒暑假及开学有密切关系。 ⊙幼儿园传染病的年龄特点: 幼儿园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可因年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幼儿期由于基础免疫水平低,所以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 02 幼儿园传染病的防控原则 ⊙成立幼儿园传染病防控机构: 如幼儿园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由园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相关部门人员如保健医生、各班班主任、配班老师以及保育员等组成,负责组织、协调、开展全园传染病防控工作。 ⊙建立健全防控制度和应急预案: 如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幼儿晨检、午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入园入托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等。 ⊙指派专人(保健医生)负责: 具体开展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实各项常规防控措施。如疫情报告、健康教育、预防接种证查验、疫情发生后相关防控措施的落实等。 ⊙做好各种防控物质贮备: 平时幼儿园应做好预防控制传染病发生与蔓延的相关物质准备。如贮备一定数量的体温计、医用口罩、消杀用品、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在教室宿舍安装紫外灯以备用。 ⊙加强管理: 第一、食品、环境、饮用水管理,消灭蚊蝇、老鼠、蟑螂等病媒生物; 第二、食堂工作人员必须是经过体检取得合格证的健康人员,食堂必须提供新鲜安全的食品、保证餐具专用或经合格消毒; 第三、经常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证校内环境的整洁卫生,消除病媒生物的孳生地; 第四、幼儿园必须提供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饮用水,同时向学生提供足量开水,防止学生饮用生水引发肠道传染病。 第五、定期开展灭蚊、灭蝇、灭鼠、灭蟑等“除四害”活动。 ⊙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园要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从小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一定的防护技能;鼓励幼儿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加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七步洗手法的强化与学习: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擦。 (3)一只手握另一只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4)弯曲各手指关节,双手相扣进行搓擦。 (5)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6)一手指尖在另一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7)一手握另一只手腕部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经常洗手是很好的卫生习惯,“七步洗手法”步骤,欢迎大家在有WIFI的情况下点击观看哦! ⊙提高学生的免疫水平: 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和学生的实际免疫水平,认真做好预防接种工作,以形成完整的免疫屏障。 C.5,.3,.5,56.2,.1,42.5z"fill="rgb(,,)"> 三、如何预防儿童意外伤害? 为预防幼儿园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教职员工的急救知识技能,傅剑羽副主任紧锣密鼓的给我园教职员工开展了一场生动的意外伤害的预防及急救知识培训。 01 儿童意外伤害解读 ⊙儿童意外伤害: 是国际公认的威胁儿童健康的重要问题。在我国,意外伤害致死亡成为0~14岁儿童死亡的第一死因,意外损伤所致伤残人数远远超过死亡人数。 ⊙儿童意外伤害高危人群: 由于儿童好奇心强、识别危险能力差、自我保护能力弱,故0~6岁儿童是意外损伤的高危人群,占0~14岁儿童意外伤害的60%~80%。 02 儿童意外伤害常见的类型 ⊙窒息(异物,鱼刺/骨头卡喉,捂窒息,溺水) ⊙跌落伤(跌、摔、滑、绊) ⊙中毒(药品、腐败变质食物、化学物质、有毒气体、农药、鼠药、杀虫剂) ⊙烧烫伤 锐器伤(刺、割、扎、划) 钝器伤(碰、砸) ⊙交通事故 ⊙触电 ⊙动物伤害(咬,抓,踢) 03 伤害的严重程度 ⊙死亡 ⊙严重伤害 ⊙住院 ⊙急诊室抢救 ⊙门诊治疗或自己处理,不治疗 04 气管异物致窒息 ⊙当异物(如花生、黄豆、糖、图钉、笔帽、气球皮等)堵塞人体的气道或咽喉造成气流受阻时,就会发生窒息。 窒息的普遍征兆是呼吸困难,像被人扼住脖子。 ⊙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以下迹象来判断: 1.不能说话; 2.呼吸困难,或呼吸带有杂声; 3.欲用力咳嗽而咳嗽不出 4.皮肤、嘴唇和指甲发青 5.意识丧失 05 如何预防? ⊙教育小儿进食时要细嚼慢咽,不要一边玩一边吃,不要狼吞虎咽,最好能在20-30分钟内吃完。 ⊙不要在进食时逗孩子玩乐或训斥孩子。 06 吸入气管异物的处理 ⊙迅速解除引起窒息的原因(海氏急救术),清除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的通畅。 ⊙医院诊治,并向医生讲清楚小儿呛咳的情况。 ⊙医院之前不要给孩子喝水和吃东西,以便能及时安排手术。 07 海姆立克急救法如何实施? ⊙海姆立克急救法: 也称为海氏手技,是医生海姆立克先生于年首先应用该法成功抢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了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的患者,从此该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患者,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站在小儿身后,双臂合拢环抱小儿腰部,使小儿弯腰稍向前倾。 ⊙海姆立克急救法实施过程: 一手握拳,轻放在小儿的肚脐上,另一手也紧握拳头,在小儿腹部迅速有力地向上挤压,好像要提起患者身体一样,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异物被排出。 欢迎大家在有WIFI的情况下点击观看哦! “海姆立克急救法”大家赶紧学起来吧! 08 如幼儿已神志不清,怎么办? ⊙让其仰卧在地板上: 如发现幼儿已神志不清,立即将其仰卧平放至地板上。 ⊙清理气管: 如果在咽喉的后面或上部可以看到异物,就伸进一根手指将引起梗塞的异物轻轻掸出来。小心切勿将异物更深地推入气道。 ⊙进行心脏复苏术: 上述操作之后,如果异物依然滞留在气道里而且小儿没有任何反应,那就要进行心脏复苏术。心脏复苏当中压迫胸腔的措施可能会使异物排出。 ⊙注意: 要定期的检查小儿口腔里是否还有残留物。 09 跌落伤 ⊙最常见的致伤因素: 猛跑摔倒 物体绊倒 台阶摔伤 坠床 坠楼 10 如何预防小儿发生跌落伤? ⊙走廊不要放置板凳、花盆、水桶、玩具等杂物。 ⊙小儿户外活动如玩滑梯、游戏时,老师要在旁看护。 ⊙桌椅避开楼窗及阳台,窗户、阳台装有一定高度的护栏或护网。 ⊙小儿下楼梯时要手扶梯栏逐梯上下,不要打闹。 ⊙室内桌角设计成圆钝状。 ⊙小儿不要在室内或走廊追逐。 11 跌落伤的处理 ⊙未出现皮肤破损的,及时给予冷敷。要注意冻伤。 ⊙保持伤口清洁和及时止血。 ⊙伤情较重者拨打“”急救。 12 药物和化学品中毒预防方法 ⊙药品、化学品均要储存在原来的包装容器中。 ⊙药品及化学品要放在孩子够不到之处或上锁保管。 ⊙使用药品之前,详细阅读标识和说明书,弄清正确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任何情况下,不要让孩子自己拿药吃,特别是6岁以下的孩子。 13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严格把握食品采购关。如有腐烂变质食物,拒绝接收。 ⊙注意食物的保存。如有过期变质的食物,应及时处理。 ⊙加热食品要彻底,加工过程中注意卫生安全。餐制作成品到幼儿食用其间隔不超过3小时。 ⊙取食物前要洗手。食物从厨房运送到教室过程中要加盖子,避免食物的污染。分餐过程要戴口罩。 ⊙小儿饭前便后、擤鼻涕后要用洗手液洗手。 14 急性中毒的处理方法 ⊙催吐: 即用手指或筷子轻触咽喉部,通过刺激令其呕吐;也可先让患者喝大量盐水,再用手指刺激咽喉。 ⊙解毒: 如是重金属中毒,可饮浓茶;如是腐蚀性毒物,可喝牛奶、豆汁或蛋清,以保护胃黏膜;如是碱性药物中毒,可饮食醋加水中和;如是酸性药物中毒可服氢氧化铝、氧化镁等中和。此外,饮用绿豆和甘草汤,也可解各种药物中毒。 ⊙立即拨打“”急救: 上医院时,带上可能误服的药物或其他化学产品,如有外包装和说明书也一并带上。 15 烧烫伤 ⊙烧烫伤的预防: 1.教室里不能放太烫的开水。 2.不要让小孩单独进厨房。 3.使用带有安全装置的电插座。 4.分餐桶放在桌子上,让小儿有秩序地排队拿饭,不挤、不赶、不碰撞。 ⊙烧伤的紧急处理: 1.立即把烫伤部位浸入凉水中直到不疼为止,用干净的纱布外敷。 2.伤口表面不可涂酱油、大酱、牙膏、外用药膏、红药水、紫药水等 3.医院处理。 16 防溺水 随着天气逐渐转热,进入溺水事故危险期、易发期、高发期。为预防幼儿擅自到河流、水库、塘坝游泳、玩耍,发生溺水事故,敲响安全警钟,确保幼儿生命安全,强化防溺水安全教育。因此,“防溺水”知识,人人须知、必学。 危险水域勿靠近 “六个不”需重视 溺水后正确的处理方法 ⊙帮助排水 清除口鼻内的异物,帮助倒水。将溺水者救上来以后,马上就清理其口鼻内的杂物,将其舌头拉出,以免舌头堵住喉管,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千万不要学影视剧上的直接按压腹部。 ⊙心肺复苏方法 第一步: 首先判断是否发生了呼吸心跳骤停。如可以拍打其肩部,并大声呼叫他,观察其有无反应;若无反应,接下来应检查其有无呼吸,先压额抬颏(下巴),开放气道,观察其胸腹部有无上下起伏,5~10秒钟后无反应,就可以认为其发生了呼吸心跳骤停。 第二步: 进行人工呼吸。先压额抬颏,捏住鼻子,不要让鼻子漏气,最好用一清洁的薄布盖在溺水者的嘴部,施救者需深吸气,用自己的嘴包住溺水者的嘴吹气,先连续吹气5次,同时观察胸廓有无起伏,以验证是否吹气有效。 第三步: 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连续按压30下,再进行2次人工呼吸。按照如此30:2的比例做下去,直至溺水者苏醒或急救医护人员赶到。 ⊙注意: 胸外心脏按压时,需用一只手掌根部放在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胸骨上,另一手掌根平行重叠压在手背上,手指相扣,保证手掌根部横轴与胸骨长轴方向一致,施救者的身体应略向前倾,两臂伸直,依靠肩背部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的幅度约为3~5厘米,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按压频率为~次/分钟。按压过程中应努力减少中断。 “安全无小事,孩子安全大于天”,让我们始终把安全教育摆在首位,压实责任,织牢防溺水安全防护网,牢记“六不一会”,长鸣安全警钟,杜绝溺水事故。 C.5,.3,.5,56.2,.1,42.5z"fill="rgb(,,)">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充实,方法具体务实,既明确了防控措施,又提升了科学预防能力,增强了全园教职员工对各种传染性疾病的认识。通过本次卫生保健培训活动,老师们对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使班级的卫生保健工作流程更加规范,进一步提高了对传染病防护意识和防范能力。我园将会扎实做好各项卫生清洁、消毒工作,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全力呵护幼儿健康成长。 快来一起做江蕾萌娃吧! “让我成为我自己,我们快乐在一起!” 江蕾幼儿园欢迎您和您宝贝的加入! 年春秋季学位火热报名中! 详情请 -(办公室) 莫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