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广大女性员工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预防疾病知识,培养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由工会联合WIF女性互助会组织的女性健康知识讲座,在4月29日下午顺利召开。来自苏州美年大健康首席健康顾问、全科医学与健康咨询专家——陈锡林教授,详细讲了女性在青春期、生育期、更年期常见的健康问题及生理、心理特征,并分享在这段时期需进行的卫生保健、饮食调理等知识,陈锡林教授风趣幽默,课堂生动有趣、气氛融洽,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一个半小时的课程时间,不觉一晃而过。
WOMENINFLEX女性在不同的生理阶段会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和健康问题,首先应积极面对,调整生活节奏,减轻各种压力,改善心理状态;其次注意饮食调理、营养均衡、不吃肥腻高脂、辛辣刺激食物、多食五谷杂粮、不吸烟、不喝酒、建立良好的运动和生活习惯。
WOMENINFLEX青春期——生理期失调、痤疮、肥胖生理期失调
多吃含铁丰富的瘦肉、肝脏、鸡蛋、鱼和一些素食,例如:绿叶蔬菜、菠菜、红枣、阿胶、龙眼肉、黑米、黑豆等。
应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
调畅情志,消除恐惧、焦虑情绪和羞涩心理。
避免风寒,淋雨涉水和洗冷水澡。
寒凝型——畏寒喜暖、恶心腹泻
(宜食生姜、当归、大枣、红糖、羊肉、狗肉、鲫鱼、黄鳝)
气滞血瘀型——小腹胀痛
(宜食橘饼、山楂;忌食生冷、酸涩食物)
痤疮
忌食肥腻食物油炸食品,例,蛋黄、全脂奶粉、巧克力、甜食。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例,辣椒、酒、胡椒、茴香、花椒、姜。
多食五谷杂粮玉米、高梁、小米、燕麦、荞麦、山芋;新鲜的蔬菜水果、豆浆、金针菜、木耳
生育期——生理期失调、乳腺病、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乳腺病-饮食营养均衡
多食蔬菜水果,对抗乳腺癌和抑制其发展的作用十分肯定
多食核桃、杏仁、豆油、小麦、胚芽、花生,富含VitC、E、A;多吃大豆,富含植物雌激素
忌食腌制、烧烤、霉变、烟熏、反复油炸的食品
忌吸烟及大量的喝酒
保持心情舒畅、学会减负
子宫肌瘤饮食上宜清淡
多食豆浆、豆类、鱼、鸡蛋、瘦肉,五谷杂粮;
多食含维生素丰富的蔬菜水果、海带、紫菜;
忌食烟酒、辛辣、煎炸及热性食物
一些滋补品要忌食,特别是未生育者或已手术剔除肌瘤后,有人误以为应进食人参、鹿茸等滋补品,还有人被女性养颜广告误导而服羊胎素、蜂王浆、胎盘等,这些都可刺激肌瘤生长
更年期综合症——精神神经症状、血管舒缩症状、心血管症状兴奋型表现为:心烦易怒、急躁、失眠、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
抑制型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缺乏自信记忆力减退、甚至有自杀倾向
大约60%的妇女会出现颜面潮红、潮热出汗这类典型的血管舒缩症状,以凌晨或半夜乍醒、夜间活动、进食或情绪激动时发作;
大约30%妇女有心血管症状,如假性心绞痛、胸闷、心悸,自诉症状较多,但体格检查没有异常,心电图正常。大约15%妇女会出现血压、血脂升高。
心理治疗
家庭要有一个和睦的气氛,家庭成员互帮互爱,丈夫要理解和体谅妻子;在日常相处中多鼓励、开导她们,帮助她们以积极合理的途径宣泄自己的情绪。周围同事对于处于绝经期的妇女要理解、关怀;
体育锻炼
舒缓情绪、增强体质、防止或减缓骨质疏松、散步、慢跑、中老年健美操、舞蹈、太极拳等不太剧烈的运动
合理的饮食重要
不能大补特补,也不能放任不理,应该循序渐进,让人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要结合围绝经期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饮食调理应该多吃豆类,尤其是大豆,含有丰富的异黄酮,具有雌激素样作用,能缓解围绝经期症状。它制成的各类豆制品不仅美味,而且也提供了人体需要的植物蛋白。
分享-食疗小妙方乌鸡当归补血汤材料:乌鸡1只,当归、熟地、白芍、知母、地骨皮各10克
制法:将乌鸡宰净,去内脏。以上各药洗净,放入乌鸡腹中,把切口缝好,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改文火慢炖至乌鸡熟烂即可。饮汤吃鸡肉,每天1次。
功效:补气益血。用于妇女气血两虚,证见潮热盗汗、口干舌燥,舌质红且少苔。
说明:乌鸡味甘,性平,有养阴退热的作用。当归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的根,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
鸡血藤煮鸡蛋材料:鸡血藤30克,鸡蛋2个
制法:将以上材料加水两碗,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煮成1碗后加入白砂糖少许调味饮汤食蛋。
功效:活血补血,舒筋活络。可用于女性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所致的贫血、腰膝酸软等。
说明:鸡血藤为豆科攀缘灌木蜜花的藤茎。味苦、甘,性温。归肝经。功效行血补血,调经,舒经活络。鸡蛋味甘,性平。功效滋阴养血。
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内容了,希望大家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同时也请大家当身体健康出现异常时,可以重视并及时就医。没有参加本次课堂的小伙伴也别灰心呀,在5月份的13日和20日下午15:00-16:30分,还有来自医院的黄亚珍主任医师,带来的两堂女性健康讲座等待着你,快快联系部门文员报名参加吧!
讲师简介
陈锡林教授
大学执业教师、执业医师、研究员;全科医学与健康咨询专家、苏州美年大健康首席健康顾问;
历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身研究员、苏州大学文哲所健康学研究中心主任、苏州大学医学部临床心理研究所团体心理训练督导师、苏州大学健康教育系列课程兼职教授、医院业务院长、医院门诊部主任等职。长期致力于全科医学、头颈耳鼻咽喉科学与心理生理学的教学科研、临床诊疗与科普咨询等工作,并积累有三十余年的健康管理与临床体检工作经验。任职以来先后发表临床医学、心理学与健康教育学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含参著)10余部。其成果获得国家级、省市级专业学术学会论文奖多项、市政府科学论文奖多项,其事迹被收录《中国当代医药界名人录》、《中国专家人才库》等。
著作有:《心理生理学》(副主编)、《幼儿家庭教育教程》(主审编)、《姑苏就医指南》(副主编)、《麦夸里英汉双解词典》(医药审稿)、《弗洛伊德文集》(1一5卷编委)、以及参编《劳动科学大辞典》、《心理治疗指南》、《哲学新探丛书》、《健康学》、《健康心理学》、《大学生健康教育学概论》等;其论文被《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中国医学文摘》、《中国校医杂志》、《体育科学》、《医学与哲学》、《江苏高教》、《人才杂志》、《体育高教研究》、《苏州大学学报》、《中国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收载。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