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治疗中重要的一项内容。但有很多人疑惑,为何一天要监测这么多次不同时间的血糖,真的有必要吗?
答案是肯定的:很有必要。
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不同时间血糖监测的意义。
01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代表基础胰岛素分泌的情况及头一天晚间用药是否可以控制血糖到次日清晨,间接反映在没有应激因素存在的情况下,机体自身的基础胰岛素分泌水平。空腹血糖还可体现降糖药的远期疗效,对于长期使用降糖药的患者来说,空腹血糖的良好控制有重要意义。这里所说的空腹血糖是指禁食8~12小时后的血糖,测空腹血糖最好在6:00~8:00。
02
餐后2小时血糖
餐后两小时血糖反映进食后体内胰岛素的分泌能力,以及药物与饮食治疗的综合治疗效果。对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监测餐后两小时血糖有时比监测空腹血糖更重要,因为这类患者空腹血糖可能并不高,但由于其胰岛素分泌功能已经受损,受高糖刺激后反应较差,而出现餐后高血糖。因此,监测餐后两小时血糖便于指导饮食和药物治疗。应注意,测餐后两小时血糖应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吃饭时间一般控制在半小时之内。
03
睡前血糖
防止出现夜间低血糖或清晨空腹高血糖。如出现空腹高血糖的情况,应监测夜间的血糖。另外,在下列特殊情况下要加强血糖监测,以更好地了解自身情况:
1
经常血糖过高或过低
2
怀孕或计划生育的女性
3
患病期间
4
日常生活有所改变,如旅行、运动、饮食习惯的改变等
04
凌晨血糖
适用于治疗已接近治疗目标而空腹血糖仍高,以分辨空腹高血糖出现的原因出现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重要时点。
科室简介
慢病康复科
学科概况
慢病康复科拥有一支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组成的专业团队,技术力量雄厚、临床经验丰富。开放床位40张,设有康复医学门诊、内分泌科(慢病康复)门诊。现有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运动科学博士1人,医学硕士3人,康复治疗师12人。
学术科研
科室成员担任浙江省康复医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绍兴市医学会内分泌代谢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保健与康复医学专业委会委员、绍兴市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委员、绍兴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代谢专业委员会委员、绍兴市糖尿病防治中心专家组成员、绍兴市基本医疗素养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绍兴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获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等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诊疗特色
诊疗范围包括中老年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及其心脑血管并发症、肢体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康复治疗。开展了糖尿病运动康复、医学营养治疗、六分钟步行训练等。运用物理因子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及康复工程等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结合传统中医针灸、推拿等康复手段,全方面、多维度为慢性病人群提供康复服务。
学科地点
专科门诊:昌安院区(医院)门诊二楼内分泌科(慢病康复)门诊(星期一、三上午)
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