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性家务工作一肩挑,
还能活成全国最长寿?
别见怪,
这些可都有依据哦~
今天,上海市妇联和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联合发布《上海妇女发展40年:成就、趋势和挑战》,展现40年来上海女性在生活、就业、精神生活、受教育、婚育等方方面面的变化。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40年来,妇女事业稳步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和进步,但与此同时,困扰女性的一些问题仍未根除,还需全社会的努力。
总体上,上海女性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0
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提高,
达到极高人类发展水平
女人比男人更长寿?这次终于有了理论依据↓
随着医疗技术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进步,癌症等疾病死亡率改善,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不断改进,上海女性和男性的预期寿命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女性的预期寿命从年的74.8岁上升到07年的85.9岁,上升了.岁,高出全国平均数6岁多,在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中始终位居首位(除了香港和澳门),也在极高人类发展水平之上。
历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上海女性的寿命显著高于男性,两性平均寿命差距始终近5岁。四十年来,上海男性从年的70.7岁上升到07年的8.0岁,上升了0.3岁。
0
孕产妇死亡率下降明显,
接近发达国家地区水平
上海女性生育更安全?
别不信,这是真的↓
孕产妇死亡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及医疗卫生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也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之一。
自年以来,上海女性的生育安全取得了很大进展,年至05年间,孕产妇死亡人数下降了77%,孕产妇死亡率从每0万活产30.人降至6.7人,远低于全国平均0.人。
按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孕产妇死亡率每0万活产低于0人被视作最好水平,上海自年来基本保持在0/0万以下的最佳水平。从国际比较来看,也远低于极高人类发展水平的4人。
03
医疗保健服务优化,
妇科病普查与治疗率大幅提升
好消息!政府买单
“两病筛查”有成效↓
妇科病、乳腺癌是危及女性健康与生命的重要因素,依照《劳动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在职女职工每两年进行一次“两病筛查”。
年以来,政府开始向生活困难女性和退休女性提供免费筛查服务,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长效化、常态化、规范化开展。
妇女病普查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从年的39.7万人增至06年的80万人左右,增幅达倍。特别是自年向退休及生活困难的女性提供乳腺病、妇科病的免费筛查以来,妇女病普查人数快速增长,年高达至9万人。
-04年间,退休妇女和生活困难妇女免费接受筛查人数达到万人次,占接受妇女病普查人次的半数以上。与此同时,年至06年间,上海女性的妇女病患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从37.5%下降至30.8%,而妇女病的治疗率大幅提升,从年的69.%升至06年的95.8%,而且自年后,平稳保持在90%以上。
04
女性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
性别差距持续缩小
都说上海女性嗲,
殊不知她们更有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女性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低教育水平人口比例不断下降,高教育水平人口比例不断上升。改革开放之后,上海在全国率先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在各教育阶段都实现了男女平等。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扩招,女性人口中的高等教育水平比例大幅上涨。
据统计,上海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校女硕士生的比重自年前不到0%,到年起超过30%,年跨过40%,00年已达48.5%。
最新数据显示,07年上海高校毕业生中,获得硕士学位女生6.84万人,比男生多人,占硕士总数的50.3%;获得博士学位女生.7万人,比男生少人,占博士总数的48.8%。
四十年来,上海女性在各级教育上的受教育机会快速上升,受教育水平的性别差距逐渐缩小。截至05年,上海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为0.5年,比全国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高出3.3年,处于高人类发展水平(男女之比为8.3:7.8)和极高人类发展水平之间(男女之比为.:.)。
05
女性的双重负担日益加重,
传统性别分工依然存在
双重压力下,
女性更愿意回归家庭?!你赞同吗↓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女性在经济、教育中社会地位的提升,并未显著改善其家务劳动的分担,女性承担着工作和家务的双重负担。
一方面,女性面临的职场压力增大,劳动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女性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在传统性别分工的文化惯性下,家庭中的女性成为儿童、老人、病人的主要照料者,女性的家务劳动压力与日俱增。
双重压力之下,加上传统性别文化的暗示和舆论压力,“妇女回家”成为一些家庭的理性策略。比较三次妇女地位调查数据可知,对于“男人应以社会为主,女人应以家庭为主”的观念,不仅男性在-00年期间赞同率上升,女性的赞同度也上升。表示“很不同意”的比例大大降低,女性从年的45.%,到年下降了4.5个百分点,00年再降5.个百分点。与此相对,表示“非常同意”的百分比却从年的.6%上升到00年的7.%。
07
女性在人大代表中的数量增加
上海女性展现“她力量”
参政议政比例逐年提高↓
女性在全国和地方人大代表中的数量是国际上公认的衡量妇女政治参与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在上海市级层面有较大进展。08年上海市人大代表中的女性占比达33.%,比年的.5%上升了0.7个百分点。自年以来,女性在市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且在03年开始超过30%(为3.7%)。从全国范围来看,在3个省(区、直辖市)人大会议女代表比例,上海居第三位,位居前两位的分别是北京(38.0%)和广东(33.3%)。
06
妇女权益政策法规、
女性组织制度不断健全
在上海妇女权益更有保障
因为有妇联啊↓
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上海在全国率先制定的《上海市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若干规定》(年),上世纪90年代之后,上海市政府先后制定修改了《上海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年)、《上海市母婴保健条例》(年)、《关于本市建立法规政策性别平等咨询评估机制的意见》(07年)、《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市母婴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08年)等一系列保护妇女权益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本地妇女权益的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妇联组织体系的形式和功能日趋完善,全市逐步形成了一个组织网络健全、工作渠道畅通的妇委会工作系统。年以来,市妇联积极配合市妇儿工委创新工作机制,在全国首创了多项工作机制,加强从源头上代表、维护、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这届上海女性太耐驮~
你在上海的生活也是这样的吗?对于这些数据,你有什么看法?
欢迎讨论啊~
来源:文汇APP
戳这里为我加颗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