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小星星3月主题分享
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日常保洁工作应每天清洁几次?需要达到到哪些标准?
清洁的频率取决于环境、污染程度和患病人群的易感性,如普通儿科或肿瘤诊室应增加清洁频率(可每日若干次),而成人内科诊室可减少清洁频率(可每日1次)。不同等级的风险区域的日常清洁与消毒频次及标准可参考表4-5。
表4-5不同等级的风险区域的日常清洁与消毒频次及标准
风险等级
环境清洁等级分类
方式
频率(次/d)
标准
低度风险区域
清洁级
湿式卫生
1~2
要求达到区域内环境干净、干燥、
无尘、无污垢、无碎屑、无异味等
中度风险区域
卫生级
湿式卫生,可采用清洁剂辅助清洁
2
要求达到区域内环境表面菌落总
数10CFU/cm2,或自然菌减少1
个对数值以上
高度风险区域
消毒级
湿式卫生,可采用清洁剂辅助清洁
高频接触的环境表面,实施
≥2
≥2
要求达到区域内环境表面菌落总数符合GB要求
注:
①低度风险区域:基本没有患者或患者只做短暂停留的区域。如行政管理部门、图书馆、会议室、病案室等。
②中度风险区域:有普通患者居住,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对环境表面存在潜在污染可能性的区域。如普通住院病房、门诊科室、功能检査室等。
③高度风险区域:有感染或定植患者居住的区域,以及对高度易感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的区域,如感染性疾病科、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病区、移植病房、烧伤病房、早产儿室、导管室、洁净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病房、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等病房与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
④任何区域、地面或物体表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均需先用吸湿材料(纸巾/布类)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消毒。
打破司空见惯,
才能发现隐患。
点击题目下方“蓝色”字体北京治白癜风疗效好的医院中科公益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