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头上又添大宝剑喝酒不报备全局通报

近日,一份警方通报突然在警察圈内火了起来,让众多警察惊诧不已:某派出所所长因为晚上在家喝酒没有报备,被通报批评,责令做出深刻检查。还说民警喝酒报备制度是关爱民警的体现。

看到这个通报,小警君也是被惊呆了,我突然暗自庆幸一下,幸好我不爱喝酒。小警君戒酒没问题,我戒了是别人的损失。但我突然想到,全国广大公安民警,却有很大一部分人根本就戒不掉酒。

据我观察,现在五十岁左右的人,一小部分人每顿饭都得来点酒。我家里的很多长辈就是这样,他们一辈子就是这么过来的,一顿饭没有酒,就有些难受,一天没酒就有些受不了,第二天连干活的心气儿都没了。当然,我家长辈都不是警察,但我想,警察也是人,这一小部分人里也应该有警察,他们兢兢业业工作,在上班时间严格按照要求从不喝酒,好不容易下班了,总是要来几口的。这些人戒不了酒,让他们去报备可行性也不太强,如果领导允许一个人天天报备喝酒的话,那这个制度就完全没必要存在。

警察这份工作,见惯了太多的人心险恶社会冷漠,心理压力不是一般大,小警君以前所在的单位,几乎每周都会送罪犯去执行死刑,小警君天天盯着录像看着他们,抑郁了又麻木,麻木了又抑郁,最终压力积累无法排解只能越积越深。但是,公安机关心理疏导机制还不太健全,这些压力根本就无处排解。于是有些人就喝酒,用喝酒来麻木自己,明知没有效果,却也能缓解部分压力。这种也没法报备,你跟领导说你工作太压抑了要喝酒,领导非得削你不可。

还有很多人,下班或者自己放松一下,或者和爱人浪漫一下,或者和家人团聚一下,都少不了喝酒,一天的工作忙忙碌碌,喝点酒犒劳自己,这是最基本的需求。这种事也不好报备,你跟领导我今天我要跟爱人浪漫一下喝点酒,这几乎就是要因私废公了。好在这样的人是可以把酒戒掉的,但不让他们喝酒,总感觉有些不近人情。

所以,小警君返回来想,这喝酒报备的规定,到底合理不合理?

公安机关的确是一个纪律部队,不同于一般人,如果有特殊的工作任务,采取特殊的纪律要求,都说的过去。但是,把这个措施当做一个常态化的规定,小警君就感觉不太合适了。

首先,《宪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不会存在有人从来都不休息,那是违反宪法的。所以警察下班之后,应该属于他的休息时间。通报里说这名所长,休息时间违反工作纪律,这本来就是一个笑话。休息时间怎么会违反工作纪律?休息就是休息,拿工作纪律来管警察的休息时间,比拿是国际海洋法来仲裁中国的南海更加可笑。

第二,如果说是由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才有了饮酒报备的规定,我感觉,需要饮酒报备的职业,还可以更多。喝酒多了人的手会抖,首先医生护士就应该饮酒报备,否则手术刀抖一抖或者针头抖一抖,那都够患者受的。司机也得饮酒报备,如今酒后驾驶的这么多,多大的隐患,在每辆车上写上司机这几天喝过几次酒,可以提醒大家警惕这辆车。飞行员、军人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就是清洁工,也有必要饮酒报备,他们经常天不亮就要出来打扫马路,万一喝酒后掉井盖了,那样可就不好了。要说特殊,每个行业都很特殊,特殊一阵子可以,特殊一辈子,感觉就有点不大好了。

第三,如果饮酒必须报备,那需要报备的事情可太多了。喝酒是误事,晚上喝酒万一有任务很麻烦;但为了减肥不吃饭也很重要,万一有任务一点力气都没有也很误事;熬夜工作也很重要,万一有更重要的事情来了没有精力来做也误事;当然,约会、健身、娱乐,仔细论起来的话,都足以误事。在公众场合吸烟都已经违法了,各行各业都没有强制让大家戒烟或者抽烟报备,喝酒起码还是合法的,怎么倒这么复杂。

第四,如果单位最近几日确实有特殊任务,或者处于专项行动随时可能回去加班的这些情况,能少喝一点就少喝一点。酗酒伤身,基层民警本来就很辛苦,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有时间,少喝点酒,多散步、多陪家人、游游泳、健个身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五,在小警君看来,警察职业是一个难得的故事多的职业,好多基层民警,只要你给他备足的果仁和烧酒,他都能给你讲上一天一夜的故事,而且都是你平时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这样一个充满故事的职业,如果没有酒,那真是可惜了。

小警君要向发出通报的市局领导和广大民警分享一部电视剧《警察李酒瓶》是由安战军导演。主人公叫李久平,外号李“酒瓶”,是平安门派出所一位普通警察,他最大的理想是能分到一套房子,他最大的爱好是喝“二锅头”。该剧信息量巨大,情节感人,耐人寻味。不论是普通市民,还是专业民警都能体会出剧中故事的意味。艺术的塑造人物,准确的把握时代脉搏,使该剧成为当时中国的优秀电视剧之一,剧本被中央电视台编审评价为五年难遇的好剧。

喝一杯放松一下!

赞赏

人赞赏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北京有什么地方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artweb.com/slys/78528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