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管理。消费市场为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不断推出适合各类人群的健康类保健产品(包括保健食品与含健康保健功能的电子类产品)。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基础病增多,对于健康管理的需求更加迫切。许多不良商家与不法分子便利用老年群体渴望健康的迫切心理,设置“套路”和“陷阱”来欺骗老年群体,通过夸张式宣传,如“包治百病”“高科技健康产品”等诱骗老年人花大价钱购买实际上并无相应疗效的保健产品。一些老年人在购买相应保健产品后,往往迷信产品宣传,甚至生病后不接受正规医疗救治,导致病情延误或加重。
保健品消费套路多那么,常见的保健产品骗局和销售“陷阱”都有哪些呢?保健品的购买和使用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常见保健产品销售“陷阱”:
一是在非正规的媒体平台投放广告,广告中往往有“专家”与“患者”现身说法,并鼓吹产品的效果。
二是通过宣传回收保健食品包装盒与票据,并可以兑换礼品的手段,诱骗老年人购买产品。
三是假借公益的名义开展讲座,吸引老年人参加讲座,并趁机宣传产品。
四是利用现身说法以及免费旅游手段,组织老年人在旅游过程中,前往参观保健品生产车间,引诱老年人购买产品。
五是鼓吹有特殊渠道能以优惠价格购买特效保健产品,但需要交纳会费成为会员,引诱老年人办卡消费。
六是宣传由厂家直销的高科技保健产品,能防癌抗癌。
购买保健产品如何才能做到不上当受骗?
一是理性面对产品广告宣传。购买前不妨多查询产品的抽检、比较试验情况和权威媒体报道,了解清楚并正确理解相关产品功效。
二是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品牌产品,查看产品的标签和说明。正规的保健食品包装上有保健食品标志,即“蓝帽子”。正规电子类保健产品应有“3C”认证标志。
三是任何宣称有“包治百病”“防癌抗癌”等夸张式宣传的保健产品都涉嫌欺诈消费者。
四是不要相信不明来路的人宣传,不贪图小便宜。
五是若已经购买到“三无”保健品,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向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购买“三无”保健品时若花费资金巨大则应立即报警,以便及时挽回损失。
学会正确对待保健产品
一是正确对待保健品功效,保健品往往用于保健和辅助治疗,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
二是遇到疾病要积极就医治疗,若有使用保健品的需求,医院咨询医生相关保健品使用的注意事项。
三是学习相关疾病科普知识,掌握科学预防疾病、对抗疾病的方式方法,学会合理膳食,并在此基础上使用适合的保健产品。
(本文综合人民网-科普中国、法制日报、河南日报、中国经济网、中国消费者报、北京青年报整理)